第1638章 给我们留个地方
作者:东篱酒吧   抗日之铁血狂兵最新章节     
    在这片土地,西北军和晋绥军有1个目的,世人皆知,就是配合中央军跟8路军抢地盘。
    地盘越大,意味着手中可用的战争资源越多。
    如果8路军强大起来,必然会挤压晋绥军和西北军的生存空间。
    .pp<.>>@!
    所以在某些时候,晋绥军和西北军会表现的特别不安分,就是想找个借口从8路军手中夺取更多的地盘。
    西北军内部自从中原大战之后,几支部队各自为政,缺乏统1有效的指挥。
    对赵志国来说,驻扎在他们第1军分区防区周边的西北军,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大威胁。
    但如果中央军不老实,让西北军配合他们,再加上阎总掺和1脚,并州地区随时会成为4战之地。
    “关于挖张师长的事情还是要慎重,如果我跟西北军闹得跟阎总那么厉害,我肯定不会犹豫。”赵志国说。
    赵志国之所以敢挖晋绥军的人,就是以为他跟阎总之间的矛盾世人皆知。
    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在伪装成正人君子,都是千年的狐狸,也没有必要玩聊斋。
    “看来你跟阎总之间的矛盾,这辈子是无法化解的。”
    老师长注意到赵志国提起阎总的时候,言语中有些许掩饰不住的恨意。
    怎么能不恨?当初并州城的日军最缺粮的时候,阎总却帮了小鬼子1个忙。
    尽管在明面上,关于运粮的事情是其他人所为,但赵志国坚信,没有阎总的授意,不可能有几十大车的粮食从阎总的防区送到小鬼子手中。
    “当然能化解,如果他愿意把军权交出来,由我们8路军的部队驻扎他的防区,我可以给他鞠个躬,道个歉,说1声我赵志国不懂事儿。”
    “哈哈哈,你呀你呀。”老师长笑着摇了摇。
    老师长虽然知道赵志国和阎总之间存在1些矛盾,但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劝赵志国。
    劝1个人原谅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这种事情老师长做不到。
    “不过我可给你提1个醒,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关系太敏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先动手。”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统1战线,不能因为赵志国和阎总的矛盾给毁掉。
    毕竟西北军和晋绥军背后都站着中央军。
    虽然中央军老大在打小鬼子方面有所保留,但要是对付8路军,他肯定比谁都积极热衷。
    “老师长,我会掌握好其中的分寸。”赵志国说。
    身
    “西北军张师长那边我建议你也多走动走动,多1个朋友多1条路,总比做敌人要好。”
    将来如果真的有爆发冲突的1天,双方是真的朋友的话,也能够手下留情。
    赵志国点点头:“确实该走动走动,时间长了,容易生疏。”
    赵志国和张师长也算是朋友,当年也是他的提携,赵志国才能够从1个小兵直接变成了连长。
    还有1个最重要的问题,在没有打通沿海港口之前,国外的物资只能从北边进入赵志国的防区。
    张师长能够为这些物资运输提供非常好的庇护。
    “老师长,今天晚上,姚鹏举就会挑选好前往敌后的人手,明天早上,您检阅1下,提提意见。”赵志国说。
    姚鹏举已经去传达这次任务,只不过是任务简报。
    等到达129师驻地之后,老师长会再次向他们传达详细的命令和作战任务,他们再潜入敌后。
    “意见我就不提了,能在你手底下屡立战功的部队,定然不俗。”老师长说,“到时候你赶紧想想还有什么要提的,等我离开平城,你再说什么我可不认账了。”
    “我还真有1个想法,小鬼子不是喜欢在地面上修建工事吗?我们就在地下修建工事如何?”
    “地道?”
    “对,在村子或者是1些隐蔽的地区修建地下庇护所。”赵志国说。
    不1定非要是地道,只要是能够提供庇护就行,哪怕是1个地窖,只要能够保护游击队或者是抗日村民的安全就行。
    “这个想法不错,遇到大规模的日伪军扫荡,我们确实要避其锋芒。”老师长点点头。
    “修建地道的时间肯定是不够,但修建地下隐蔽场所应该还来得及,等以后有时间,我们再修建地道,将地下隐蔽场所给联通起来。”
    当年华北平原地区,经典的地道战打击了小鬼子的嚣张气焰。
    后来小鬼子在太平洋诸岛,也利用地下坑道把对手揍的很惨。
    不过,以当前修建地道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小鬼子扫荡的速度。
    赵志国最担心的就是日伪军闯入村子之后,对手无寸铁的村民下手。
    身
    面对日军据点的分割,当地百姓根本跑不掉,能有1个隐蔽的场所,就能够帮助他们逃离小鬼子的屠杀。
    “借你司令部的电台1用。”
    老师长觉得事不宜迟,应该尽快把这件事情安排下去,于是乎借赵志国指挥部内的电台跟129师师部取得联络。
    华灯初上,平城早早地安静了下来。
    干净的街道在寒冷的天气下更显得冷清了几分。
    巡逻队整齐的步伐穿街而过,给附近的百姓带来了安全感。
    指挥部内的电灯因为电压不稳,闪烁了几下。
    灯光下,赵志国披着大衣坐在床边,看着1本书,听着姚鹏举的汇报。
    “前后敌后的战士都已经挑选好了。”
    “他们有什么要求吗?”赵志国问。
    “只有1个要求,在我们的烈士陵园给他们留1个地方。”
    这次在敌后行动,不是1次偷袭,就可以撤出战斗,不打了。
    他们要在敌后坚持很久,或许是十几天,也或许是1两个月。
    战斗时间变长,就意味着风险增加。
    死在敌后,给牺牲的士兵收拢遗体是非常困难的1件事情。
    赵志国听到姚鹏举的话,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书。
    “衣冠冢?”赵志国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姚鹏举。
    “弟兄们不怕死,就怕死了之后被人给遗忘。”
    “是你的要求,还是弟兄们的要求?”赵志国再次问。
    “是弟兄们提出来的。”姚鹏举说。
    “我答应了,司令部的文书也会留下他们的名字,详细记下他们生前参与过的战斗。”
    勇士出征之前,总是有1股悲壮。
    也正是他们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才会有取得胜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