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盐厂老板
作者:谢大海429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最新章节     
    李贺在东山游击队营地待了整整三天,不断地与魏政委、刘钧交流,特别是刘钧对游击战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分析时点评红军一到五次反围剿的得失,让李贺眼界大开。
    而且东山游击队的电台与南方红军根据地建立了联系。
    李贺出来那么久,准备辞行。
    走之前,李贺坚持要去盐厂看看。
    到了厂区门口,门岗一看是刘钧来了,非常高兴。
    “刘同志来了,欢迎!”马上打电话进去报告。
    “刘同志,厉害呀,连这里都装了电话,而且门岗还持枪站岗,不怕白匪军过来吗?
    刘钧笑着说:“不用担心,这个盐厂,国民党还派人来保护呢!”
    李贺看了一下刘钧,不出声,说真的,不单是李贺,司令部里的一些主要领导都坚决反对与白匪军来往,说这是立场问题。因为我们与国民党有不共戴天之仇呀!
    不过,这也是李贺心里想,也知道不好与刘钧争论。因为刘钧说了,他只是红军的好朋友,不算是红军战士。
    其实刘钧早就想到这一个问题,知道红军与国民党之间的深仇大恨,一两句话没法解释。
    秀英和陈排长赶紧过来,见到刘钧和李贺他们,非常高兴!
    李贺进到盐厂,眼睛都大了,车间里一排排的不锈钢罐,四处散发着白色的水蒸气;一条条管道通向四处,车间里许多工人在忙碌。
    到了产品出口,只见一股股白花的食盐从管道流出来,装进一个个白色25公斤的包装袋里,封好后用手推车运到仓库。
    李贺叫住一个工人。
    “师傅,你在这里干了多久了?”
    “长官,有三个月了。”
    “每月的工资有多少?”
    “报告长官,厂里每个月给我发5块大洋的工资,还包吃包住,我们全家人都谢谢老板!”
    李贺不解地看着刘钧。
    刘钧早就将李贺的表情看在眼里。
    “李总指挥。”刘钧还是习惯这么叫他。
    “考虑到盐厂的特殊性,我们在敌占区办工厂,要躲避国民党特务和当地地主武装的搜查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掌握了制盐的技术,加上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制盐的成本大大降低后,我们通过与国民党的交易,将产出的盐大量销往各地区,国民党和我们都得利,现在江西地区的食盐供应也缓和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对盐厂的人员进行了调整,这也是我和魏政委共同商量的结果。”
    “表面上看,我是盐厂的老板,工厂里的所有人都是我出资聘用的,留在这里的红军战士都暂时脱离红军,对外称是工厂的保安队,与红军没有任务关系。”
    李贺有点惊愕,在他心里,盐厂肯定是属于红军游击队的呀!
    “如果我说这个是属于红军游击队的,我这个厂明天就办不下去了!”
    “盐厂现在的成本很好算,原料成本几乎没有,主要是人工和运输成本。对于报酬,我是这样安排的,工人每个月5块大洋;普通战士每个月10块大洋,厂长和警卫排长每个月100块大洋,我一分钱不要;除去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仅仅是我们占4成比例,每个月可以分到将近20万元;我都让他们把钱存在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
    “我打算用这笔钱提供给红军作为经费,也可以购买武器、粮食和药品。”
    想到刘钧一出手就给南方红军送去一大笔资金,还有宝贵的盐,李贺也释然了,从刘钧的人品来看,刘钧绝不是想通过办盐厂给自己赚钱的人!
    “现在我和你们已经建立了联系,以后你们有什么需求,只要我能够办到的,我绝不推辞!”
    刘钧的一番话让李贺想了许多,刘钧的观点有的可以理解,有的让他拿不定主意。算了,刘钧会打仗,又懂经济,他们能在敌占区中生存,白匪军的钱不赚白不赚,红军游击队也从中得利,算了,不管那么多!
    其实刘钧知道,再过两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南方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到时里面的政治问题会迎刃而解!
    “李总指挥,待会您一定要见一个人!”
    李贺有点奇怪地看着刘钧,但刘钧微笑,暂时不给答案 。
    李贺来到工厂办公室,女厂长秀英和警卫排长(现改为保安队长)已经泡好茶。办公室很简洁,只有两张办公桌。
    秀英剪了个短发,显得很干练,刘钧看人还是有水平的,秀英虽然是个女的,按刘钧给她的方法管理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秀英同志,你们厂每天可以出多少盐?”
    “正常的话150到200担,每个月4000担左右;每到1000担就运走,这样就不会积压。”
    当时一担就是120斤,每个月4000担盐看似很多,实际上食盐是消耗品,就这个数量的盐一放进市场,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浪花都不起一个。
    “听刘钧说,他是这里的老板,每个月给你开那么多工资,你现在就是富婆了。”李贺开玩笑地说。
    秀英也不隐瞒,“首长,我每个月领的工资,最后都交回给游击队的,我一块都不留,陈排长也一样!”
    李贺这才点了点头,他心里的顾虑终于解除了。
    这时,一个战士过来报告。
    “刘老板,您叫的人过来了!”
    这时,一个穿着尼姑服装的中年女性走进来。
    李贺心想这应该就是刘钧给他找来的,心里正想刘钧为什么让他见她。
    看到李贺,这个穿尼姑服装的中年女性突然一愣,惊喜地叫了出来。
    “小贺!”
    李贺这才反应过来。
    “张大姐,真的是你?”李贺有点不敢相信。
    他终于认出张大姐了,因为她穿了尼姑服装,戴了顶布帽,不认真看还真的认不出来。
    李贺与张大姐的丈夫是战友,平时就有来往。
    李贺一看到张大姐,眼泪就流了下来,他知道张大姐的丈夫牺牲的事后,悲伤了很长一段时间。
    刘钧知道他们的事,就示意秀英,两人悄悄掩上门走了出去。
    李贺听张大姐讲述她的经历,得知她也是死里逃生,不由为她感到庆幸,他也讲述了遇到刘钧的经过,得知这一切都是刘钧的功劳,张大姐唏嘘不已。
    “张大姐,你是怎么遇到刘钧的。”
    “我也不知道,那天刘钧带着6个人来到我们寺院,晚上就在寺院外宿营,他让小尼姑把我叫出来,我不认识他,可他好像早就知道我在这。”
    “我一直很奇怪,我在这,是上级党组织为了保护我而特意安排的,知道我情况的只有三个可靠的同志,我到他跟前,他就知道我了,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李贺不出声,他也一直感觉刘钧是谜一样的存在,让他怎么都猜不透。
    “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送给我一把小手枪,说是让的防身用,这是跟他那支枪一模一样的,当时我心里就有这个念头,万一我出事,就一样用这把同样的枪自绝,下去找他。”
    刘钧万万没想到张大姐有这种想法,如果他听到张大姐的这番话,打死他也不会给贺y这把枪的。
    “刘钧是来这找盐矿的,没想到他成功了,而且把事情做得那么好。”
    “他把他的想法说给我听的时候,我心里很难接受。后来他说是用这个办法为革命筹集经费,我才不干涉他的事,我对他了解不多,但觉得他有雄心大计。”
    “组织把我安排在这里,我不断开展工作,难度很高,进展不快,后来刘给我提供了许多食盐,说是工作时可以带一些给群众,我们试了一下,效果很好,毕竟食盐是老百姓家里最紧缺的,我们每次带一小包,他们都很高兴,很快就接受我们了,现在的工作发展十分快。”
    说到这,张大姐脸上现出了笑容。
    刘钧觉得他们俩谈得差不多了,就敲门进来。
    “李总指挥,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
    张大姐一听就想出去,刘钧摆了摆手。
    “张大姐你别走,这事是关于你的。”
    张大姐才收了步。
    “李总指挥,我想,张大姐长期在这里也不是一个事,这个盐矿暂时还在我们手里,我可以安排手下保护张大姐,但毕竟现在许多人都盯上这里,来往的人很多,最近我们发现复兴社的特务也在周边游荡。”
    李贺一听就紧张起来,对呀,张大姐是坚决不能出事了。
    “李总指挥,这次你来了,我想张大姐跟你一起走,到根据地去。”
    刘钧早就有这个念头,当时动员张大姐到东山游击队,但她不同意就放弃了,这次正好李贺过来,刘钧又说起这个事。
    李贺想了一下,同意刘钧的看法。
    “张大姐,刘同志说得没错,现在周边环境复杂,比较危险,如果你出事的话,我们不知道如何对组织交代!”
    张大姐心里也很复杂,现在组织交给她的工作顺利,她舍不得离开这。但刘钧说得也对,她一个女人,能力有限,丈夫的仇不报她心不甘,但到根据地去,可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钧理解张大姐的想法,知道她犹豫的原因。
    “张大姐,你就放心跟着李总指挥吧,秀英同志你也熟,你的工作她可以接过来,她的身份可能比你更有条件……”
    刘钧的话打消了张大姐的顾虑。
    “好吧,这次我就跟你们走!”
    李贺、刘钧开心地笑了。
    大家很开心地说着话。
    这时,秀英进来,“刘同志,当时最大的乡绅过来,说是要谈一点事,指名要见老板,你见不见?”
    刘钧想,正好要想会一会这个乡绅,看他里面卖的什么药。
    刘钧让李贺、张大姐到隔壁的房间,关上门。
    很快,一个肥头大耳的乡绅踱步进来,后面跟着两个腰挎驳壳枪的打手。
    “哎呀,刘老板,见你一面真的很难呀,今天终于见面,作为地主,有失远迎呀!”
    这个乡绅话中有话,呵呵,我是这里的地主,我来看你,是给你脸来了。
    刘钧不动声色,对这样的人,你就是要比他更狂!
    “我知道你是这一方最大的地主,早就应该去拜访你了,请你包涵!这次劳你大驾过来,你有什么事?”刘钧不冷不热。
    这个大地主在当地横征暴敛、横行无忌惯了,真不把刘钧他们当一回事,最近听说在他的地头上居然有人建厂,听说还赚了大钱,他一听就恼火了,他来了两次,要么不让他们进来,要么就说老板不在,再这样下去他就要发飙了。
    今天来得正好,终于见到真正老板的面目了。
    “明人不说暗话,听说你这个厂挺赚钱的,要么你们生产的东西分一半给我,给物给钱都行,要么你们就把厂子交给我,乖乖滚出去!”
    这个大地主感觉很好,红军转移后,仗着中央军团长的亲家,自己还是保安团团长,手下有300号团丁的身份,一看到有好东西,就威胁恫吓强要,要不干脆明抢,不管是人还是物。现在这个赚钱的工厂在他的地头上,眼睛里冒出的全是大洋。
    秀英听着快要气炸了,刘钧示意她不要出声。
    这大地主看着大家都不出声,以为都被他吓住了。
    可他这一次失算了。
    半天,对方不但没有被吓住,好像还在嘲笑他。
    他一下恼火了,“啪“的一声将茶碗砸在地上,摔个稀巴烂,旁边两个打手一看主子发怒了,马上把枪拔了出来,对准刘钧和秀英。
    “你们……”他的话没说完,门口陈排长带领两个战士冲进去,一人一枪托,地主的两个跟班被砸倒在地!
    简单粗暴!
    这个地主睁大双眼,“你们想造反?”
    陈排长把地主的两个跟班的枪缴了,随即拔出自己的德造20响,把机头打开,枪口对准地主。
    突然的变故让这个骄横惯的他吓尿了。
    “你这个混蛋,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过哪个工厂门卫有机枪的吗?不要说你们保安团,连中央军都不敢来这里放肆!”
    这个大地主这才醒悟过来,上次他的手下碰壁回来,只说对方不好惹,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都比他们的好,当时他还不以为然,心想就工厂的保安队,装备好得过中央军吗?
    只是他“精虫上脑,忘乎所以。”
    “我们这里是国府重要的生产基地,闲人莫进,今天能让你进厂就不错了,赶紧滚回去,下一次我们就不客气了!”
    刘钧拿出他那个本印有青天白日徽章的军官证在他面前晃了一下。
    这个本子他见过,他的亲家也有一个,同样是校官证。
    这个时候,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刚来时的那种嚣张气焰了。
    陈排长把他手下的枪还给他们。
    “滚吧!”
    这个地主赶紧离开盐厂。
    不过,他有点不服气,有一天专门到他的中央军团长的亲家那里,随意说起这个事,他的亲家一听,让他千万不要打这个盐厂的主意,因为国府要员专门给他们打过招呼,不能随意进去搜查惹事,这个地主才暗暗庆幸走得快!
    李贺和张大姐出来,他们在里面将外面的事听得一清二楚。
    贺y笑着对刘钧说,“你真的厉害,三下两下就把他赶跑了。”
    “恶人还需恶人治!”
    “哈哈……!”
    刘钧还对李贺说,他已在厂里储存了一批炸药,一旦盐厂的情况变坏,他将会将盐矿入口和所有的设备炸掉,一点有用的东西都不会留给白匪军。
    李贺这才点了点头。
    张大姐已同意跟随李贺去根据地,不过,她提出要带她的三个徒弟,三个小尼姑一起走,这当然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