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楚二爷到底是什么人?
作者:曼惠   抄家流放前,搬空敌人仓库去逃荒最新章节     
    楚西望长相不俗,说话不急不躁,形象气度远胜过平常的富贵公子。
    虽然说话温和,谢炎炎看出来,他性子非常凉薄。
    这样的人背后故事太多,还是不要多打交道的好。
    流放队伍每天紧急赶路,与外界简直脱节了,什么也不知道,两眼一抹黑。
    “太子已经安全回京。”
    “熙王去宛陵城就藩了。宝贵妃跪了三日夜都没用。”
    “朝廷在官田推行曲辕犁,施行效果极好。”
    “今年大旱,西戎闹蝗灾,看那蝗虫的动向,竟是朝着大秦方向来的,西北的官员都在想办法挖沟渠引水淹死蝗虫,可是本来就缺水。”
    他说信息,许多犯人都凑过来,听得认真。
    都是从京都来的,原先身居高位,几个月,几乎与世隔绝,与朝堂隔绝,这对他们,比挨饿还要痛苦。
    尽管知道天下事和自己无关了,也爱听。
    蝗灾这种天灾,谢炎炎在前世里是从来没见过的。
    22世纪,科技高度发达,可以说除了人类自己,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与人类对抗。
    “蝗虫很多?”
    “遮天蔽日!虫群长约200里,宽80里,日行300里。蝗虫过境,草木、庄稼无一幸免,一株禾苗能有30多只蝗虫。”
    就差啃人了吧!
    楚西望说着这些信息,脸上一点波澜也没有,青山在一边站着不说话,安安静静地听着。
    目前治蝗灾,根本没有法子,树木禾苗无法掩盖,小小蝗虫也无法用刀枪剑戟,竟然是束手无策。
    “西戎官府调集所有百姓、将士扑打,无济于事。”
    “虫群距离长安只有1000里不到。”
    长安一过,中原地带不保,今年是真正的极端灾年了。
    楚西望又与谢安奉说了一会子话,天渐渐黑下来。
    青山说:“二爷,天晚了,我们回吧?谢将军也要休息。”
    楚西望起身告辞,留下不少的银子和便于保存的干果、熏肉、咸肉,离去。
    谢炎炎也没送,只是他们走后,她去自己家两辆马车上看了看,果然,东西被翻动过。
    尤其她的那个包裹,大概对方翻找急迫,给小包子玩的几颗玻璃弹珠都掉出来一颗。
    楚西望说是来看望她,感谢她,实际上是来找东西的?
    那么上次在客栈里招贼,也是他的人?
    可是从头至尾,她也只看见楚西望主仆三人,且三人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
    她默默地站着,想着楚西望。
    他不过也就20多岁吧,肯定没有30岁。
    四海阁是他的。
    十字门是他的。
    黄医匠喊他主子。
    现在一直有人来翻找她的行李,翻找什么?这些人也都是他的吧?
    楚西望,到底是什么人?
    想不出,就不想了。
    西瓜大,吃的时候很撑,撒几泡尿肚子就空了,谢炎炎想着还是搞些压饿的食物。
    天太热,不想吃热饭。
    “哥,我们做一盆凉面吧?”谢炎炎说,“天热,吃不下饭。”
    武义侯府原先的厨子在夏天做过“冷淘”,就是用冷水对煮好的面条浸泡,然后配上一些小菜,夏天解暑很好。
    谢宁听妹妹想吃冷面,他就想办法做。
    只是山神庙这边没有井,打山泉水要跑一段路,黑灯瞎火,很危险。
    谢安奉说:“炎儿,我们今儿别吃了,打水不太方便。”
    “我车上有水,”谢炎炎说,“我把它们制成冰了。”
    她一句话,把李融等人都引过来了:“三小姐,你会制冰?”
    “嗯。”不解释。
    “妹妹,天热,你别动手了,你告诉我怎么做,我来做。”宋泠泠是长嫂,哪能叫小姑子一直伺候一大家子人。
    “你也别争了,我来。”谢宁挽起袖子,把谢勇喊去烧锅,他上灶台炒菜。
    姜霜:“我来吧。”
    谢炎炎:“你煮面去吧!”
    谢宁从她的马车里转出来一大袋鲜面条,还有一些豆角什么的,没给人看见。
    谢炎炎拎着个篮子,在石头平台上摆了好几个碗。
    鸡蛋打了8个,西红柿这种稀罕物她迅速地切了6个,西红柿炒鸡蛋。
    又取带豆一把,切成丁。转出肉末半碗,腌好,用肉末炒带豆丁。
    姜霜在锅里煮了一大锅面条,问谢炎炎:“你在哪里买的面条?这面条还挺新鲜。”
    “嗯,买的。”
    这什么话,当然是买的。
    “你切的那个红红圆圆的是什么东西?小水瓜吗?”姜霜指着西红柿问道。
    “嗯。”谢炎炎看她还想问,打断她,“看着锅里的面条,别溢出来。”
    面条是超市里的新鲜面条,不是挂面,她可以说是在镇上买来的,至于为什么保存那么好,管得着吗!
    面条煮好用矿泉水冲洗两遍,谢炎炎直接把空间里的食用冰块加进去。
    从空间里转出一瓶芝麻酱、花生碎,再转出来两根黄瓜,一根胡萝卜,洗净切丝。
    然后把炒好的豆角丁、西红柿炒鸡蛋都加进去。
    最后加醋、蒜泥,美味的凉面做好。
    谢炎炎站在一边指挥,谢宁动手做,一大家子吃饭,面太多,搅拌,能把她手腕累脱臼。
    “你们谁要吃辣的,就自己舀牛肉酱,我和阿生不加了,夏天上火,我们要清淡一点。”
    她自己先拿了一碗递给宋泠泠,又给自己和谢雨生各一碗,开吃。
    宋泠泠心里犯馋,说:“妹妹,给我加些牛肉酱吧,馋你做的牛肉酱了。”
    谢炎炎递给她。
    姜霜说:“酸儿辣女,你这一胎应该是个丫头。”
    宋泠泠没有觉得不好,她摸着肚子,高兴地说:“女儿好,贴心。”
    姜霜瞥了谢炎炎一眼,没吭气,端了一碗凉面,默默地吃了。女儿贴心?
    谢零榆大口地吃着面条,激动地说:“姐姐,你做的凉面真好吃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凉面。”
    姐姐做的凉面,食材新鲜,味道足,那冰凉的面,又韧又清香,满口的酸咸汁液,叫人欲罢不能。
    谢炎炎心说,不是我做得好吃,而是食材好,调料足,原先侯府厨房没把我们当人待罢了。
    晚上的凉面,谢零榆吃了两碗,谢安奉和谢宁、谢勇都往面里加了一勺子牛肉辣酱,每人都干掉三大碗,汤汁都不剩一滴。
    谢安奉咂巴一下嘴,说:“炎儿做的凉面极好。”
    “妹妹就是家里的福星。”
    夜晚,大家望着满天的星斗,听着山里不知名的小虫子鸣叫,席地而睡。
    谢炎炎和小包子睡在马车厢里。
    “阿生,姑姑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好啊好啊,姑姑给我讲甚么故事?”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