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阁下能活,自然知晓
作者: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骑兵,是骑兵,我们的骑兵!”
    “援军来了,弟兄们挡住赵人,王将军来救我们了。”
    “长矛兵,长矛兵!上前挡住赵人,不要让他们冲击弓弩兵阵地!”
    赵军发现王翦的同时,单方面被屠杀的秦军步卒,也发现了援兵的到来。
    援兵的到来,为濒临溃散边缘的秦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仿佛激发了身体最深处的潜能,面对难以战胜的赵国骑兵,他们再次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盾兵顶着盾兵, 挡在最前面,身后跟着长矛兵,高举着长矛,把想要靠近的赵军逼退。
    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挡住赵军的攻击。
    赵军骑兵的大部分冲击,都被前排的士卒挡住。
    仍然有零零落落的箭矢,自天际降下,落在后面的弓弩兵头上。
    偶尔有几个脱离大部队,过于高估自身实力的赵国骑兵,绕开前排防御的秦军,直冲后面的弓弩兵阵地。
    试图冲乱弓弩兵,从背后击溃盾兵和长矛兵的阵型,为正面迎战的赵军减轻压力。
    然而,事实总是难遂人愿。
    在与赵军相遇的瞬间,便开始往后躲的秦军弩兵。
    此时,早早便箭矢上弦,断着军弩,瞄准冲过来的赵国骑兵。
    战事不利,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提前躲到后面。
    而今,援兵到来,秦军将领组织硬扛反击,他们同样能够凭借出色的战场经验,做出快速的反应。
    “咻咻咻~!”
    他们接连不断地扣动弩机,射出锋利的弩箭,直取赵人的性命。
    一支支弩箭,携带着秦军的希望,为赵军士卒送去死亡的寒意。
    尽管如此,也不能够解决掉所有的敌军。
    一名赵军骑兵冲的太快,根本来不及放箭将其击杀。
    眼看着他的长剑,就要落在一名慌乱的秦军头上,在其旁边的另一名骑兵,大吼一声,奋力挥出手中唯一的兵器——长弓。
    质地坚韧的木质长弓,仿佛是硬邦邦的长剑,抽中战马的长脸。
    战马吃痛发狂,马背上的赵军匆忙收回兵器,想要稳住战马的癫狂。
    然而,一道身影,已经从远处跃过来,如同从天而降一般,砸在他的身上。
    因为单边马镫的作用,巨大的撞击力,并没有将其完全撞下马去。
    但不等他庆幸度过一劫,没有被战马踩成肉泥。
    便传来一阵窒息感。
    一根细长有韧性的弓弦,套在他的脖子上,在秦兵的拖拽下,死死地勒紧他的脖子。
    很快,他就感受到头晕眼花,双腿再也没有力气,去勾进马镫。
    整个人被拖着掉到马下。
    被骑兵压着暴打,存了一肚子气的秦军,立刻拿着弓弩冲到前面。
    或拳打脚踢,或长弓军弩奋力抽打。
    战场上,刀剑相向不是死敌,胜似死敌,没有人会在乎一名骑兵的死亡。
    更何况还是,敌军阵营的骑兵。
    那名骑兵的死亡,在这座战场上,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响,甚至没有人注意到。
    大概,只有等到战斗结束,双方打扫战场吧,互相归还士卒遗体的时候,才会有相熟的同袍,会认出他来。
    将他遗物带回家中,交给秦人。
    更惨的是,没有人认出来,就这么成为孤魂野鬼。
    这样的死亡,对个人来说,是一条性命吧,是他的全部与所有。
    但若是将一场战斗,看作是两个人的互殴。
    一两个士兵的死去,不过是他们折断的指甲,甚至更加细微的伤势,毫不起眼。
    战斗还在继续,所有人就如同细胞一般,按部就班,到达指定位置,发挥着该有的作用。
    随着王翦的赶到,战场上的双方兵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秦军取得了少量的兵力优势。
    奈何,拥有大量的步卒,不一定能够抗衡全员骑兵的赵军。
    李牧主动杀出战场,在一片空旷处,召集赵军。
    没多久他的身边,便汇聚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
    这一支队伍既像是刻意等待王翦,与之开战,又像是置身战场之外,看准时机,随时准备切入战场,扭转局势。
    李牧用眼角的余光,关注着还在激烈厮杀的战场。
    尽管秦军在努力挽回溃散,仍旧不是骑兵的对手。
    每到他们阵型即将完成之际,赵军便能够凭借灵活的机动能力,快速抽离战场。
    然后,凭借精湛的骑术,在秦军阵型刚刚成型之际,再掉头杀回来。
    猛力冲击一点,使得秦军无论做多少次努力,都难以抗衡赵军的猛攻。
    秦军组织一次阵型,赵军便冲击一次,屠杀一次。
    杀不动,便抽离战场,兜个圈子再折返回来,周而复始,屡试不爽。
    对于赵军来说,这是最好的战术。
    一直消耗下去,将这支秦军耗死在这里。
    但,王翦的到来,让秦军有了胜利的希望。
    只要秦骑兵狠下心驰援,不计生死地加入战场。
    如此一来,便能够使混乱的战场变得更加混乱。
    双方骑兵互相缠住,陷入战场中,谁也别想冲出来。
    骑兵的机动灵活,便就此失去作用。
    而被骑兵屠杀的秦军步卒,会迅速组织阵型,扭转战场局势。
    就是因为看清楚这一点,李牧才抽离战场,在空旷地带汇聚骑兵。
    赵军人数不占优势,胜在战力。
    完全可以分兵行动,他亲自率领骑兵主力与王翦交战。
    剩下的骑兵,不必与秦军步卒厮杀,只要拖住对方,不要其凝聚阵型即可。
    待到身边汇聚的骑兵越来越多。
    李牧向赶来的副将下令道:“率领一万骑兵,冲击也好,远距离游走骑射也好,一定要组织秦军步卒汇聚阵型。”
    说着,他将手中的剑,指向冲过来的王翦。
    两个人的目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只是远远地在半空中发生碰撞,便能够清晰感受到对方潜藏身体里的战意,如同熊熊烈火一般。
    李牧脚后跟轻轻地磕碰在战马的腹部,收到指令的战马,四蹄翻飞。
    “儿郎们,随我会一会秦国骑兵,告诉他们,赵骑才是天底下最强大的骑兵!”
    “哦嚯~!”
    李牧向来身先士卒,其身后跟着的士卒,口中发出怪叫声。
    激动,兴奋,嚣张,还有必胜的信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迎面而来的秦军。
    秦国骑兵,如同王翦那沉稳的性子一般。
    一言不发地跟着王翦冲锋。
    队伍中除了马蹄声,兵器的碰撞声,以及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声,便没有其他的声音。
    如果说赵军,像是恣意汪洋的年轻人,热情主动。
    那么秦军更像是沉稳可靠的中年,内敛有力,仿佛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随时可能爆发出来。
    实际上,秦军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赵国骑兵的强大与可怕。
    他们不会因为赵军的呼喊,而觉得对方没有军纪,不堪一击。
    只有凝重,更加凝重。
    眼看着双方就要碰撞在一起,王翦控制不住地握紧剑柄。
    尽管这不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更谈不上凶险。
    但,心中的紧张与重视,前所未有。
    这是秦国骑兵,与赵国骑兵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
    以逸待劳,能够打个平手,就是王翦最好的期待。
    他是有自信,借助秦国的强大国力,率领秦军灭掉六国。
    却也能够认清楚秦军的优势劣势,能够看到天下各国的优点缺点。
    扬长避短,倒是能够减少赵骑兵对秦军的杀伤。
    可接触过李牧后,王翦认为这是个可敬的对手,是个了不起的对手。
    李牧也一定会选择扬长避短。
    为了将来攻赵,不被李牧斩杀,折损大量兵力。
    王翦今日冒险,与赵军一战,意义非凡。
    “杀!”
    王翦振臂一挥,反手夺过身后士兵手中的旗帜。
    他双手用力挥动,扫向冲在最前面的李牧。
    试图将对方击落马下。
    李牧灵活侧身,整个人和马腹贴在一起。
    双目紧紧地盯着眼前,双手用力环住战马。
    听着秦军的旗帜,擦着他的头皮掠过,李牧把握时机,一剑挥出。
    他的目标不是王翦。
    方才,王翦反手扯旗,李牧就知道这是个强劲的对手,不是能够一击必杀的草包废物。
    他的长剑,朝着王翦的副将劈去。
    在副将匆忙举剑格挡之际,李牧手腕灵活转动。
    剑锋换了角度,刁钻狠毒地杀向副将的脖颈。
    副将看着致命一剑,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挡住,挡住!
    然而,他根本来不及回手格挡,双手行进的速度奇慢无比。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牧的剑锋,一点点逼近自己,而无能为力。
    “当!”
    李牧的剑锋,没有刺中副将。
    他所担心的血溅当场也没有发生。
    看着近在咫尺的两柄剑锋,他汗流浃背地吞下口水。
    已然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
    在战场上发呆,可是很危险的行为。
    王翦双手用力,将李牧的剑锋挡回去。
    “啪!”
    他趁着空隙,挥起马鞭狠狠地抽在副将身上。
    王翦没有空去看鞭子落在哪里。
    就算是抽中面门,也比发呆死在战场上要强得多。
    “赵将李牧,久仰大名!”
    王翦向前几步,把副将护在身后,给其换回一些恢复的时间。
    李牧对王翦没什么好感,甚至还满怀敌意。
    不过,该有的操守他还是有的,并没有趁机偷袭拱手见礼的王翦,握紧剑柄,冷哼道:“秦将王翦,秦国又一位白起。”
    “阁下去过成皋了?”
    王翦明知故问,带着些冷嘲热讽。
    李牧的话,指向性过于明确,想不懂都难。
    他邀战道:“此战结束,阁下若是还活着,有机会知道那些被俘虏的赵军去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