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小畅想   火麟飞的诸天之旅最新章节     
    大战结束之后的封赏必不可少。
    负责记录战场竣工的卫队早就已经已经提前返回了新郑,对有功的将士们的赏赐,也已经提前准备好。
    不消片刻,军侯千夫长,级别比较高的就已经被廉颇念完,其余级别比较低的就交给专门的军士进行朗诵。
    廉颇站在新郑城外,刚刚搭好的高台之上,下方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的韩军们脸上的喜色怎样都收敛不住。
    封妻荫子,就在今朝!
    那些战斗许久,却寸功未立的军士们羡慕的看着身边的同伴,同时期待着接下来的战事。
    封妻荫子,男人的浪漫,可他们现在只是败军之将。
    许久之后,对将士们的封赏和恩赐终于念完了,廉颇运足了内力,豪迈的声音响彻了天地。
    “诸位,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军功,可接下来的战争之中,大家都会有机会的。”
    “若是战死,抚恤翻倍,家中妻儿朝廷也会派人赡养。”
    刹那间,军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而远处被集中看管的秦国士兵们,也听到了朗朗的欢呼声,军功至上的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而以往欢呼雀跃,他们此刻只是一群败军之将。
    这个时代长期的战乱,精壮的男子早就已经是稀缺的资源,更不要说骁勇善战的秦军了,想必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落败的秦军们全都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对此,他们也毫无怨言。
    。。。。。。。。
    廉颇刚走,六指黑侠就来了。
    火麟飞看着眼前目光灼灼,神情兴奋的六指黑侠,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墨家的弟子们不管是干农活还是机关术,都是一把好手,耧车的出现已经可以使成年男子日更一顷,大大减少了民力。
    就是责任感太强了。
    “王上,此等利民惠民之器,应当早日让七国的民众都享受到。”
    火麟飞也不是不能理解,墨家务实,更加注重器物对于百姓的帮助,韩国的百姓日子肉眼可见好了起来,六指黑侠早就已经急不可耐了,哪里还能等的了。
    “巨子不要着急,我也理解你的心情,一步一步来嘛。”
    火麟飞沉思了片刻说道。
    “老是给齐国画大饼也不行。”
    “你看这样吧,齐国现在与我们交好,可派遣部分墨家弟子去齐国,相信齐国的朝堂会配合你们的。”
    六指黑侠面露喜色的点了点头,人手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只要松口就好多了。
    在韩国和齐国取得成效之后,其他国家看到后,自然会争相效仿的,这些先进的农具一旦被研究出来,根据成品反推,不过是简单至极,居时一切水到渠成。
    “王上爱惜天下百姓,当真是民生之福,当真是黔首之幸啊!”
    六指黑侠略带苍老的面色之中,带着一丝喜色。
    “够了,够了,我问你。”火麟飞摆了摆手,制止了眼前老货继续狂飙演技,一段时间不见,他怎么也对这些奉承之事了。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准备的怎么样?”
    六指黑侠神色顿时一变,大家的风范顿时拿捏到位,郑重其事的说道。
    “造纸术不用说,虽然有些困难,但是墨家弟子夜以继日之下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配方。”
    “最关键的是印刷术,王爷可想好了拿出它有什么局面。”
    话语一字不落的传了出来,这两件新事物加在一起,足以摧毁整个旧时代,如果知识向下兼容,很多势力都会坐不住的。
    知识如果没有了神秘性,他们如何掌控人心。
    韩国还很弱小,还应对不住这样的局面,六指黑侠言语之中下带着一些提醒之意。
    看着火麟飞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六指黑侠急了,他脑海中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在把他掏的干干净净之前,可不能让他就这个样子死了。
    “放心,我就是问一问,没打算现在拿出来,不会扯到蛋的。”
    “既然要去齐国,那就把水泥也拿出来吧,现在韩国除了新郑之外,到处都是泥泞之地,想必齐国也是一样。”
    “既然如此,为了两国坚固的友谊,就修一条从新郑到临淄的水泥路,如果日后齐国有什么急事,也方便传递消息。”
    看着火麟飞厚颜无耻的遥望着齐国的首都,六指黑侠人老成精早就猜出了他的想法,不就是想打起齐国一个措手不及吗,不过面上还是欢天喜地的道。
    “王上圣明,两国坚固的友谊一定会地久天长的。”
    火麟飞看了一眼,一副舔狗模样的六指黑侠,科技的腾飞离不开墨家的帮助,稍微在中间出一把力也好,缓缓的说道。
    “廉颇托我给念端大师带句话,你要一起去看看嘛。”
    “这。。。。”
    六指黑侠突然变得神情恍惚,想到了念端的身影,缓缓的点了点头。
    。。。。。。。。。
    魏国大梁之内。
    魏王看着韩秦两国交战的战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正面野战之下,韩国居然在兵力相等的前提下,击溃了秦军,这才仅仅只过了半年多的时间。
    诸子百家浑然一体的威力,他算是见识到了。
    魏王一方面想让韩国强大以应对秦国的进攻,一方面又不想让韩国太强威胁魏国,要知道,大梁距离新政不过咫尺之间。
    如果快的话,骑兵一日之内就可兵临城下。
    这并不矛盾,他知道魏国必须要开始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