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刘备担心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马车里,曹操脸色并不好看。
    “夫君,赵国百姓和魏国有什么不同?”
    曹操罕见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夫人丁氏。
    丁氏也许也察觉到了自己的话不妥。
    “妾身……”
    丁氏正准备开口,曹操打断了她的话。
    “一路上你也听到了,见到了。
    赵国的庶民百姓现在对赵国王室毫无尊敬之心。
    提起袁绍、袁熙更是直呼其名。”
    丁氏此时才彻底反应过来,难怪曹操一路闷闷不乐,他怕将来魏国的百姓也和赵国百姓一样,对自己这些人毫无敬畏之心。
    在曹操看来,如果庶民百姓没有了敬畏之心,曹家的地位如何保障?
    “这一切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何必置气?”丁氏安慰着曹操。
    丁氏说完,从身旁口袋里拿出一个面包递给了曹操,这个面包自然是华夏的产物。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仍然有些不能接受。”
    “父亲不是说过吗?如果无法放弃权力,还是不要考虑走华夏道路。”
    丁氏的话提醒了曹操,曹嵩曾经对着曹操直言不讳的说道,如果没有想好曹家放权,就不要考虑走华夏道路。
    如今想来,曹嵩很早就看清了这一切。
    “还是看看再说吧!”
    华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基本做到了全民教育,在华夏,阻碍小孩读书是违法行为,这一点基本深入人心。
    随着教育不断开展和普及,不少人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儒家文化包括两个时期:一个是先秦儒家文化,一个是董仲舒篡改后的儒家文化。
    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可不是忠君思想,“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贼寇……”。
    儒家三巨头之一的孟子能当着国君的面说出这番话出来,怎么可能会忠君?
    与之相反的是,法家恰恰是忠君代表,法家和现代法治完全不同,法家是君王之法,是服务于君王,以商鞅的《商君书》为例,商君书核心的驭民五术可以看出,在法家思想中,百姓如草芥,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帝王的江山永固。
    正是因为不断挖掘历史,很多人发现,自己对儒家此前的批评有误,尤其是如今华夏的价值观,让不少人看到很多做法和儒家相契合。
    就像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样,这不高度和华夏眼下价值观契合吗?
    华夏目前的价值观就是民权为重。
    这就让无数人开始提出将儒家三巨头的塑像立于华夏文教院。
    刘恢一开始不提注重儒学,就是因为董仲舒篡改后的儒家学说已经变成服务于君王的一门学说,说句难听的,这一刻开始,儒家已经成为君王的狗腿子了,早已经开始背离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恢才提出一套全新的学说,那就是华夏的哲学,这里面涵盖极为广泛,以逻辑推理为导向。
    刘备坐在办公室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他收到了华夏不少师生的联名信,信中建议,将给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儒家巨头同时塑像。
    在华夏,塑像是一个极高的荣誉,比如:孔子以教育家名义早就在华夏塑像,还有墨子、老子、孙子等无数先秦大家,他们都成为了华夏学习的对象。
    “院长,此事你是怎么想的?”管宁年龄比刘备大不了多少,不过,按照辈分,管宁比刘备高一辈,管宁是卢植师弟,刘备是卢植学生。
    因此,很多人开玩笑说,华夏现在最开心的应该是卢植,华夏文教院第一任院长郑玄是他师弟,卢植是第二任院长,第三任院长刘备是他学生。
    “师叔,实话实说,此事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刘备私下通常都会这样称呼管宁。
    管宁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君子,也是一个不允许眼睛进沙子的人,他是华夏一面旗帜,尤其是道德方面,但是,这样的人做一把手就会遇到麻烦,因为太过一板一眼,协调能力太差。
    “这有什么好顾虑的?”管宁依然坚持自我,对的就支持,错的就反对。
    刘备苦笑着递了一支烟给管宁,随即自己也点燃了一支。
    “师叔想过没有?当年反对儒家一些学说,如今又重新给儒家正名,天下百姓会如何议论?
    最关键的是,他们会如何议论我们大统领?”
    管宁性格光明磊落,但是不代表他傻,很快他就明白了刘备言下之意。
    当年,为了改变大家心中的忠君思想,刘恢将很多问题推给了儒家,如今,为儒家正名,不就是告诉天下百姓,刘恢当年做法错了吗?
    “院长,我认识大统领差不多二十年了,你也有十五年了。
    你我都应该了解他,何不亲自前去说明情况?”
    有时就是这样,人考虑太多以后,往往会把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
    刘备微笑着点了点头,“看来我想多了,我约一下他。”
    现在的刘恢事情不少,刘备见他没有急事也要预约才行。
    因为刘恢下午还有一场演讲参加,二人约了中午见面,见面地点就是大统领府邸的食堂。
    “大统领,你这儿饭菜和我们吃的也没什么区别。”刘备端着盘子,坐在刘恢对面。
    “大家标准都一样,能有什么区别?”
    刘恢接着说道,“有什么事情直说。”
    刘恢满足的吃了一块红烧肉,这算他比较喜欢吃的美食之一。
    “最近,不少大学师生提出给先秦儒家三巨头正名?”刘备虽然在吃饭,不过眼角还是在观察刘恢表情。
    只见刘恢一脸平静,缓缓说道,“你是担心我会受到舆论批评?”
    刘恢又不傻,如果此事不涉及到自己,刘备断不可能找自己。
    按照华夏塑像流程:内部决议以后,报下院审议,下院通过以后会让政府来执行。
    刘备认真的点了点头,“是啊!当初辽东为了推倒皇权思想,儒家文化受到不少唾弃,而如今正名,不是告诉天下人,我们当初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