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只要有事做,就表示他有希望留在曹营。
    而曹操拿下徐州是早晚之事。
    拿下徐州,总要人镇守嘛。
    而他作为徐州人,又是率先投诚的,必受重用!
    刹那间,秦宜禄仿佛已经看到了锦绣前程。
    “你回到徐州城后,想办法骗开城门,放大军入内。”
    徐然的声音很轻。
    秦宜禄一愣,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大人,把守城门的,都是吕布的心腹之人。”
    “如今曹公大军围城,城内各城门的守军,更是增加了数倍!”
    “小人……小人做不到。”
    为什么有的人叛变,那叫弃暗投明。
    有的人叛变,就叫背主弃义呢?
    关键就看这人,有没有用。
    自古皆是如此。
    没人喜欢背主之人!
    只不过是因为背主之人还有用,压榨剩余价值罢了。
    对于秦宜禄来说,就叫背主弃义。
    徐然冷哼道:“那你且说说城里的状况吧。”
    晚宴散去。
    桃园兄弟离开后。
    曹操将徐然、郭嘉、夏侯惇、典韦、许褚等核心嫡系之人,留了下来。
    “徐州城破,就在眼前。”
    “等擒住吕布,如何处置?”
    “大家说说各自的看法。”
    曹操看向众人,征询意见。
    如何处置?
    其实只有两个结果:杀了或劝降。
    但众武将,却听出了门道。
    吕布之猛,天下闻名。
    若是谁能将其击败或擒住,便可扬名天下!
    典韦、许褚等猛将,皆跃跃欲试。
    为了争夺拦截吕布的任务,众武将挣得面红耳赤。
    徐然见状,微微摇头。
    真以为这是个好差事?
    倒不是怕打不过吕布,而是后患无穷啊……
    曹操瞪了他们一眼,看向徐然等谋士,说道:
    “吕布是一员猛将,若能收服,可助我平定天下。”
    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曹操想要收服吕布!
    话音刚落,郭嘉便反对道:
    “主公,不可!”
    “吕布,必须死!”
    曹操疑惑道:“奉孝,何出此言?”
    曹操平生,有两大喜好:人萋和猛将。
    要他杀了吕布,他实在有些不忍。
    郭嘉正色道:
    “吕布手下的张辽、高顺等将,皆是天下一流战将。”
    “若是吕布不死,张辽诸将必不会弃吕布而投主公!”
    “得张辽、高顺,胜得吕布!”
    “况且吕布反复无常,焉知他日后不反?”
    “反观张辽、高顺,皆是忠勇之辈。”
    夏侯惇等人闻言,皆连连点头。
    曹操若有所思,微微点头,又看向徐然。
    “吕布,必须死。”
    徐然先给出了结论。
    “吕布如果被擒,将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奉孝540说得对,为了收服张辽、高顺诸将,吕布也必须死。”
    “还有一事,孟德想过没有?”
    “若是吕布不肯降,亦或是降后又反,如何处置?”
    曹操冷哼道:“杀!”
    徐然微笑,看向贾诩。
    “文和,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一直在老僧入定。
    被徐然当众点名,他便不能继续“装死”了。
    “咳咳,吕布……必须死。”
    贾诩也是先给出了结论。
    曹操闻言,有些郁闷。
    “主公虽有招纳四方豪杰之志,但须知,真遇到有威胁的豪杰……”
    说到这,他顿了顿。
    “收服不了的话,还是得干掉。”
    “对于吕布这匹野马,还是除掉,保险一些。”
    徐然赞许地点了点头。
    贾诩这个老狐狸,果然是深谋远虑。
    这个老混子,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不问到嘴边,从不肯主动开口。
    徐然接口道:
    “若是吕布被擒住或降了后再杀,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曹操疑惑道:“有何不同?”
    徐然道:“吕布,天下名将,杀了会有损声望啊。”
    曹操恍然大悟。
    吕布名声太大,若是贸然杀之,以后谁还敢投他曹操?
    世人会说他曹操无容人之量!.
    第二日,徐州城头。
    陈宫故技重施,再次驱赶着百姓上了城墙。
    吕布称赞道:“还是先生有手段。”
    陈宫苦笑不已。
    “曹军虽投鼠忌器,不敢大肆攻城,但……终非长久之计啊!”
    陈宫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吕布一介武夫,尚不清楚,此招后患无穷。
    但陈宫却是深知, 一旦此事传扬出去……
    百姓还敢归顺吕布?
    民心尽失啊!
    而他陈宫的一世英名,也将毁于一旦!
    若非迫不得已,以陈宫的心性,怎会行此无赖招数。
    “陈宫老贼!”
    “残害百姓!”
    “厚颜无耻!”
    “千古骂名!”
    突然,城外响起震耳欲聋的喊声。
    陈宫身子陡然一颤,脸上瞬间没了血色。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古代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名节!
    三国名士风流,尤为更甚。
    名声对于名士而言,比性命更重。
    所以许氏兄弟的《月旦评》,才会如此备受推崇。
    嗡!
    陈宫直接眼前一黑,身子径直栽倒。
    “先生!”
    吕布眼疾手快, 一把揽住了陈宫。
    “奉先!”
    “奉先……”
    陈宫看向吕布,欲哭无泪。
    在这一刻,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徐然却是杀人诛心!
    这是要让他陈宫,在青史留下千古骂名啊!
    在吕布的搀扶下,陈宫勉力站起。
    他颤巍巍地走向城墙边,抬眼望去。
    只见,曹军的前排,有数十名曹兵,各自手持一个铁皮喇叭。
    “一、二、三,喊!”
    “陈宫老贼!”
    “残害百姓!”
    “厚颜无耻!”
    “千古骂名!”
    众曹兵齐声吆喝,声振屋瓦。
    徐然笑吟吟站在马车上,远远地朝陈宫扬了扬手。
    明媚的阳光下,少年眉目如画,笑容阳光灿烂。
    徐州城墙上,百姓们也开始骚动起来。
    不少胆大的,开始破口大骂。
    眼看民情就要爆发。
    “停!”
    徐然扬手示意,声音戛然而止。
    他伸手接过一个铁皮喇叭,高声道:
    “陈公台,我已将你残害百姓之事,系数记录下来!”
    “你知道的,兖州乃天下物流集散之地!”
    “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事迹,就能传遍天下啦!”
    “陈宫,你要出名啦!”
    陈宫闻言,身子又是一震。
    他的手指死死地扣在城墙之上,青筋虬起。
    心底的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没了。
    徐然的雷霆手段,他最为清楚。
    这厮说到做到,绝无恐吓之意。
    说要让他名传天下,就必会让他
    现在也不用等青史留名了。
    单单是那些名士们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给喷死。
    “徐子玉!”
    陈宫咬牙切齿。
    愤怒、恐惧、悔恨……各种情绪纷至沓来。
    徐州和兖州,乃是公战。
    可徐然这厮,居然搞人身攻击!
    说实话,陈宫并未打算长期给吕布打工。
    吕布非明主,陈宫怎会看不出来?
    只是,眼下他还没有更好的去处。
    若是觅得明主,陈宫自会离去。
    可现在,他的名声被徐然搞臭了,谁还敢要他?
    吕布浑不在意地安慰道:
    “公台不必生气。”
    “大丈夫行事,岂可在乎他人评论?”
    “徐子玉此举,就是要激咱们出战,不可上当啊!”
    “勿要理他!”
    难得的,吕布竟睿智了一回。
    陈宫幽幽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你特么一个三姓家奴,名声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你当然是不在意了。
    可我陈宫,是要脸之人啊!
    此时,又听对面的徐然喊道:
    “吕布,我也送你一件礼物!”
    话音刚落。
    许褚便提着一个锦盒,拍马上前。
    吕布狐疑,命手下放下吊篮,将锦盒提了上来。
    两军交战,曹军竟送主公礼物?
    城墙上的将领,纷纷凑了过来。
    在众人殷切期盼的目光中,吕布打开了锦盒。
    嗯?
    吕布一愣。
    这是……一件衣服?
    确切地说,是一件女人的衣服。
    众将领面面相觑。
    吕布拿着衣服,询问地看向陈宫。
    陈宫脸色微变,暗道不妙。
    只听徐然的声音再次响起:
    “吕布,我送你的衣服,你喜欢吗?”
    “若是喜欢,就试试合不合身。”
    吕布恍然大悟,顿时怒发冲冠。
    徐然这是在侮辱他!
    羞辱他像个女人,不敢出战!
    吕布须发皆张,如发怒的雄狮。
    陈宫脸色大变,忙劝道:“奉先,千万不要上(当)……”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吕布咆哮大吼道:
    “姓徐的,敢如此辱我,我必杀你!”
    “张辽、高顺!”
    “随我斩杀此贼!”
    张辽与高顺皆抱拳道:“末将领命!”
    三人随即转身,大步走下城楼。
    “奉先!”
    陈宫望着三人的身影,长叹一声。
    片刻之后。
    曹军和徐州军,厮杀在了一起。
    吕布悍勇,如天神下凡。
    高顺亲率八百陷阵营,紧随其后,所过之处,无能能挡。
    徐然看向身旁的郭嘉,开口道:“奉孝,你来指挥。”
    郭嘉闻言,又惊又喜,朝徐然深深一躬。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典韦、许褚,你二人去挡住吕布。”
    “孟旭,率虎豹骑去会会陷阵营。”
    末了,他又追上一句:
    “司空以为如何?”
    徐然笑道:
    “我既点你为总指挥,战场之上,便是你说了算,无需问我。”
    郭嘉越发激动,眼中竟有热泪涌动。
    司空如此信我,我必肝脑涂地,不负所望!
    一向老成持重的贾诩,也露出惊愕之色。
    司空好魄力啊!
    数万大军的指挥权,就这么交给了奉孝?
    而且,真的是全凭郭嘉做主,绝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