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国科院派人把曲卓“捞”回来,当然想扣在自己手里。但毕竟是亲密战友,不好明着拒绝北大的垂涎。
    于是,便想了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让北大把曲卓特招进半导体专业,由北大对曲卓进行各科目考试。考试合格后,曲卓就算是北大的毕业生了。
    随后,国科院再把曲卓招到下属的科技大学,进修硕士学历。
    如此一来,曲卓就被打上了北大和科技大学两个标签。哪边想用他,都名正言顺的。
    但这里面国科院耍了阳谋。过完考试,曲卓就毕业了。后续的学习和深造在科技大学完成。
    咱们国家虽然从50年开始,几个重点大学就招收硕士研究生,但学位制度80年才确立,81年正式实施。
    眼下这年月,对硕士生的培养很粗犷。没有什么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唯一的任务就是跟着导师,导师干啥就干啥。说白了就是各学科带头人的助手。
    官方点的说法,叫助理研究员。
    国科院下属院校,充当导师的肯定是国科院各学科的带头人。曲卓跟着导师工作,除了学生身份,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导师所在的科研所挂职。
    如此一来,就等于把曲卓锁死在了国科院序列。
    北大想用人不是不行,得借!
    孔老二说过,有借有还方能再借不难。
    有需要时我们可以借给你,但用完了是要还的……
    王守觉很喜欢曲卓,但和其它几位大佬比年龄稍小,竞争力稍弱,不好意思抢人。关键他哥哥王守武也看中了曲卓,打算招到手下培养。
    那天杜佳杰向院里分管半导体工作的领导汇报,说曲卓的论文需要查阅资料。
    领导不知道他具体需要什么,就安排助理联系半导体研究所,让那边派个人去跟曲卓对接。
    刚好宋帆当时在助理眼前晃过,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要出门,肯定得跟老师汇报,宋帆便去请假。王守觉一听,顿时乐了,就交给了他一个“秘密任务”。
    原本王守觉的想法是,悄没声的从院里和北大的几位大佬手里截胡,哪成想今天事情出了些变化。
    不知怎么得,878那边知道曲卓入了籍北大。并特事特办,月底就进行结业考试。
    既然考完试就毕业了,必然涉及到分配问题。至于读研究生什么的,可以不脱产嘛,边工作边学习。
    现在各单位多缺人呀,动不动就脱产学习,一学还好多年,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曲卓眼下表现出的能力,对878来说已经足够用了,甚至超出预期。读不读硕对工作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压根没用。
    878的领导知道自己去要人,多半不好使。妈宝男似的又找到上级主管单位,请求领导帮忙要人。
    国科院听着挺牛,但毕竟是学术机构。四机部就不同了,正经的“国”字头部委。对方如果铁了心堵门要人,还真就不好硬拦着。
    关键是四机部对各大院校来说,绝对是劣迹斑斑那伙的。这些年比较出挑的学生,好多就让他们扯着国家需要的大旗给抢走了。其中不乏连学业都还没完成的。
    这回明摆着又是来抢人,还能为了一个有点才能的小年轻跟他们撕破脸?
    那天为什么把曲卓喊到北大考核,赶巧了是一方面,大拿们刚好在那开会。再就是避免麻烦,让四机部和878找不到人。
    没想到避来避去,还是让那帮狗鼻子得到了消息……
    就在几位大佬犯愁的时候,小王先生挺身而出:“我有个想法,大家听听行不行。”
    “说呀,卖什么关子。”林兰英催促。
    屋里其他人的视线,也都集中到了小王先生身上。
    “天水那边现在不是遇到了点问题嘛。咱把小曲卓的名字加进去。”王守觉说话时,脸上露出小孩般,单纯中透着狡黠的笑。
    屋里几个人闻言有的错愕,有的眉头微蹙。但很快,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小王先生说的是天水871厂,主要生产军民两用集成电路。厂子虽然名声不显,但承接了很多卫星集成电路部件的生产任务。
    众所周知,卫星的相关技术,关系到的可不仅仅是卫星本身。871厂作为空天部门的供应保障单位,重要性要略高于四机部下属的那些,为工业提供供应保障的工厂和单位
    事关下一代卫星的性能参数,871遇到了问题,国科院责无旁贷。一直协助该厂解决设计、制成和改进方面的工作。并为其专门成立了技术支援小组。
    如果把曲卓的名字加进支援小组,等于跟871厂的工作挂上了关系。
    当然,这还不足以打消四机部 “抢人”的想法。
    关键点在于,四机部那边眼下有个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331工程”——卫星地面通讯站的自主化。
    卫星地面站是干嘛的?
    与天上的卫星通讯呗。
    这不,曲卓即将要参与的工作,与四机部的重要任务产生了关联。
    到时候再夸大一点这小子的“重要性”,四机部那边坚持抢人,就等于变相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工作。
    “办法倒是不错……”有位领导笑过之后,说出了担忧:“项目涉密级别很高呀,能安排进去吗?”
    “可以划为三类人员嘛。871厂那边的梁厂长和徐总工都是懂得变通的人。我把小曲卓的‘设计作品’带过去给他们开开眼,应该问题不大。”
    所谓“三类人员”,是指参与了某项秘密工作,而不自知的人。
    比如某人接到领导安排的任务,根据需求参数改进一款微型马达。但那人并不知道,他负责改进的马达,最终会被用到什么设备上。
    大王先生对871厂几位主要领导还算比较了解,闻言点点头,抬手指了指自家弟弟:“你呀……办法倒是不错。不过,空口白话的可不行。带人提前过去吧,争取31号之前把事情敲定了。”
    小王先生点点头:“诶?今晚就有去天水的火车吧?”
    “方案做完了吗?”一位院领导发问。
    “思路基本已经明确了,还差一些案头工作。” 小王先生脸上再次浮现出招牌似的狡黠:“领导支持一下嘛,给我批个卧铺条子。剩下的活儿在火车上搞完。”
    “哈~你呀你呀。”领导大笑,点了点小王先生,一副无奈的模样……
    于是,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小王先生带着三个学生连夜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奔天水,带去最新改进方案的同时,与871厂领导沟通,在那边进行备案后,将曲卓的名字添进技术支援小组。
    对于小王先生来说,这趟差出的虽然仓促了一些,辛苦了一些,但收获不小。不但名正言顺的把曲卓抓到了自己的小布袋里,还混了个软卧包厢。
    更高兴的是,宋帆拎着行李到火车站汇合时,还带来了二十个肉罐头。为接下来一千好几百公里的路程,添了不少滋味……
    ————
    转过天,曲卓到半导体研究所,找到了王科长。王科长先带着他去照了工作照,又拿出一堆表格让他填写。
    这时候曲卓才知道,自己不但成了半导体研究所四室的助理研究员。还被国科大录取,成了硕士研究生。
    有趣的是,半导体研究所入职登记表的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一日。那时候,曲卓还在回京城的火车上呢。而国科大的录取表,日期是十二月三十一日。
    本科毕业考试还没开始呢……这是被保硕了吗?
    曲卓不知道两个日期背后的故事,但相信一帮多少算是有些香火之情的大佬们不会害他。王科长让怎么填,他就怎么填。填完后被告知明早七点到北大正门,有人带他去考试。
    然后,就被催促着赶紧回去复习……
    连个闹钟都没有,三十号早晨五点多点,曲卓醒了之后就没敢睡。
    整了口吃的,快六点时带了两支笔出门。一路蹬着自行车到北大西门时,差十五分钟七点。
    门卫处出来个长相老气,但多说二十七八岁,学生模样的家伙。瞅着曲卓问“你是曲红旗?”
    “对。”曲卓点头。
    “怎么才来。”对方抱怨了一句,示意门岗:“快点,登记。”
    “不是说七点之前到就行吗?” 曲卓心里纳闷,快速在访客本上写下名字和事由,赔着笑道歉:“家离得远,路不熟,半道儿走错了。”
    “你不京城人吗?北大都不认识?”对方眉头一皱。
    “嗨~这种高级学府,以前做梦都不敢想,有机会能来上学呀。”曲卓依旧陪着笑脸。
    “赶紧的吧,其他人六点半之前就全到了,就差你一个!”
    曲卓听对方的语气,今天考试的好像不止他一个。有点疑惑,但没敢多问。
    推着车子进了学校大门,骑上自行车等那人跳上后座,被指点着一通猛蹬。
    七点钟过了一小丢丢,曲卓呼哧带喘的进了一间亮着灯的阶梯教室。
    教室不算大,里面有十个人。
    七个分散开坐在学生位上,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卷纸,已经开始答题了。余下的三位应该是监考老师,一位在讲台前面坐着,一位在过道间溜达,另一位在教室后面站着。
    “王老师。”带曲卓来的那位,没了一路上的傲气和不耐烦,客气到乖巧的鞠躬汇报:“曲红旗来时走错路了,刚到。”
    “嗯。”讲台前面的王老师点点头,看了眼教室门口一脸不好意思的曲卓,示意了下离她最近的座位。
    曲卓没敢吱声,鞠躬道歉后,放轻脚步到了教室最前面,在王老师面前的位置坐下。
    王老师始终没什么表情,转身从讲台上拿起两张卷纸,放到曲卓面前。
    坐教室前排左侧正在答题的小子,注意到曲卓的卷纸有两张,立马举手。不等得到允许,就扯着嗓子问:“老师,他的题怎么跟我们的不一样?”
    “他是毕业考试,你们是入学考试。怎么着,你想答他的卷子?”
    那小子一听,缩脖子不吱声了。傻子都知道,毕业考试肯定比入学考试难多了……
    送去曲卓来的那位正往外走呢,听到王老师的话,回头看了眼曲卓的后脑勺,眼睛里一阵恼火。
    “毕业考试?都毕业了还能走错路?这不骗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