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母猪产子!一胎四十头!!
作者:笑美人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最新章节     
    衡仕书屋掌柜还没看完新话本第一册,这会儿听到夫妻俩若无旁人的私房话,浑身打了个激灵。
    伸手摸了摸自己胳膊,起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无视夫妻俩的腻歪,掌柜继续看话本子。
    直至看完,吐出一口浊气。
    来之前的焦灼排空。
    是真的,好看啊。
    就是字迹太潦草,看着费劲儿。但想到郭公子一整日没吃什么东西,都在奋笔疾书赶新一册的话本子,突然理解了。
    若是字迹刻板、工整,一整日都不一定将新话本的第一册写出来。
    能回去复命了。
    掌柜心满意足往怀里一揣,“郭公子,若无其他事,我便先走了?”
    “看完了?评价是?”
    掌柜:“很好看……若不然,郭公子等留言板块的评价?左右不过这几日的事情了。”
    “行。”
    掌柜让人快马加鞭将新话本送去蜀郡,江太闲当即派人去敲响快手的宅门。
    原本只有依稀几人守在快手家门口,在看到江太闲的人后,消息不胫而走。
    沧海一笑先生——
    开新话本啦!!
    翌日。
    江太闲门口便守着同一批熟悉的小厮、丫鬟。
    很好。省得他跑一趟了。
    闺秀们将新话本买回去,发现并非那些情情爱爱的剧情,而是捉鬼捉妖,还牵扯到高门血脉一事,个个从一开始不感兴趣,但高价买都买了,试着读一读吧?到后面愈看愈兴奋,愈看愈入迷,戛然而止于精彩剧情处的卡点。
    郭盛安收到掌柜的来信,已是三四天后。
    读者们的反馈居多。
    [先生的文采大有长进,我看那些迂腐书生谁还敢乱造次。]贴上新话本里的几个为数不多的诗词。
    [前面的,看你摘抄的不多,大概是你心中的先生墨水不多吧。沧海一笑真能编,到手的新话本比《晚秋伤》厚,我还以为写得剧情多呢,谁知道大量篇幅写那些咒语?谁愿意花银子看这些胡编乱造的咒语啊?]
    [沧海一笑先生剧情依旧引人注目,话本中小人物仍精彩。尤记得《晚秋伤》刚出来那会儿,许多书生见有赚头,纷纷效仿,但没学到精髓,害得那些暗箱操作的书肆倒赔一笔。
    是的,那些书肆以为随便模仿就能超越了,找了不少抄手来。到现在,沧海一笑先生新话本都出来了,那些模仿话本积灰了都无人问津,就问他们该不该!
    贬低沧海一笑先生就罢了,还想砸饭碗!连模仿都模仿不出精髓来,哈哈哈哈!]
    [回前面,建议这些想赚钱的书肆,模仿话本子找女子来写。这些书生哪里懂女子想看什么?他们恨不得是个女子便爱上男主。]
    [新话本太棒了,我有感这次受众不仅是我们这些闺阁女子。]
    最后一个留言读者的感觉没错。
    沧海一笑的新话本在未出阁姑娘中传开后,一些想模仿又想酸他的书生们,偷摸摸也买了新话本子回去。
    这一买,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仅是女子,《鬼怪说》也在男子中流传。
    因为范围太广,有些人着迷了,背诵起《鬼怪说》里的咒语,甚至比划起一模一样的手势,然后……
    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
    难不成,《鬼怪说》里面的咒语都是真的?!
    修道的也好奇买了些回去……
    后续就是:江太闲门槛儿快被踏烂了。
    最后的最后,还是郭盛安给他支招。
    江太闲门口挂着牌匾,牌匾上写着两行字:《鬼怪说》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并,闭门谢客。
    郭盛安领悟不到江太闲的烦恼。
    三月初,豕牢的母猪陆续生小猪啦。
    后世母猪产子的范围是1~20头,齐王朝猪没那么壮硕,一般都是5~10头。
    吃下生子药的母猪顺顺利利产下四十头!
    一头母猪产下四十头!
    这是什么概念?
    若不是小猪个头太小,看守豕牢的婆子们都想剖开母猪腹部瞧瞧,到底是怎么装下这四十头小猪仔的!
    15头母猪,一共生下623头小猪仔。
    是的,有些母猪生下不止40头猪仔!
    瞠目结舌。
    作为东家的郭盛安还未发愁,看守豕牢的婆子们倒是忧起来。
    “这猪仔要比寻常的个头小啊,这,这能活下来吗?”
    “是啊,个头这么小……”
    郭盛安将早早配好的药端来,吩咐这些手脚麻利的婆子:“得劳烦各位婶子们灌药了,只要喝了这药,小猪仔存活率会很高。”
    高到何种地步?
    当然是100%啦!
    于是,接生完母猪的郭盛安等众人,又开始给小猪仔灌药。
    柔儿作为习医之人,也被拉来凑数。
    小猪仔稳定后,婆子们又不禁担心起豕牢够装这么多猪吗?
    郭盛安:“先养着,待猪大一些,豕牢装不下再扩大修建吧。”
    他这语气,是笃定了所有小猪仔都能养大了。
    婆子们恍惚了下,又想起刚来豕牢时,五十头小猪都养活了,还有啥是郭大郎不能做到的?
    就是可怜了她们,勤快些,每天多割些猪草了。
    小猪们头几个月还好,等个头窜大,到时候就得考虑饲料的问题了。
    郭盛安似乎也考虑到这层,决定先买粮食囤积,储放在酒窖,解决眼前的危机,再买田地自己种。
    还有阉割的问题。
    郭盛安:“等七天或是十四天再看,猪仔们吃得够得劲儿了,再进行阉割。柔儿,我到时候先给你示范,你练手。”
    郭柔儿人麻了。
    没想到她人生中第一次接生和阉割的手术,都施展在猪身上。
    “嗯。”
    郭柔儿没等来猪仔们的阉割手术,倒是先把赵书生的娘子产子盼来了。
    赵书生便是天成教受害者中,第一对被郭盛安治愈的幸福夫妻。
    赵书生早早给了银子,约定好一定找郭盛安接生,图个救命恩人的好彩头。
    郭盛安:……
    虽说后世也有许多妇产科男医生,可这是古代啊!
    即便民间文风开放,那也有大防在。
    即使赵书生夫妻二人不介意,他介意!他也怕月娘介意啊!
    所以,郭盛安果断拒绝,将这单生意推给了郭柔儿。
    郭柔儿一个人也不得行,只好请师父和亲爹陪同,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