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错了?雷公山的人才争夺战!
作者:晴天   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最新章节     
    二皇子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个锅既然甩不掉了,那也只能趁机给自己捞点好处了。
    起码得想办法多抓点兵权在手里。
    没有兵权的太子,算什么太子,早晚被人弄死。
    而且,海山失势力,忠于父皇的耶罗也犯了错,若是此番乌苏泰能立下功劳,那说不准江南总督的位置,能落到他的手上。
    至于自己不用出京,则完全是一个意外之喜。
    而皇帝则是盘算着,要不要在挑两个儿子扶持起来,这朝中,可不能一家独大。
    老三还是得放出来。
    朝堂诸多大员,愣是没一个人对这个作战计划提出异议。
    所有人都觉得,这汉匪肯定是在这三个地方找山窝窝钻起来了。
    没人想过汉匪究竟在不在这几个地方。
    至于为何是这三个省,而没有陕西行省。
    那自然是因为陕西重兵驻守,土匪不可能自寻死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朝廷猜的也不错。
    可又错了十万八千里。
    没有人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土匪,而是一个有军事视野有意识有格局的土匪。
    而这个被朝廷小瞧了的土匪,此刻正盘踞在四川,湖广,云南交界的地方,大肆发展,圈地盘搞田改呢。
    而此时的雷公山。
    赵玉正拉着自己的队伍骨干,在校场开表彰大会。
    下面的队伍,又庞大的不少。
    周匪的征兵之行,效果显着。
    很多家里儿子多的老百姓,一听有粮食拿,连干啥都不问,那些报名的,甚至都做好了丧命的准备。
    只要能给家里孩子爹娘多挣些口粮,一条烂命而已,买就买了吧。
    而随着队伍的发展,不少周围城镇被逼的无路可走的书生汉子,也都加入了新汉军的队伍。
    赵玉更是领着王正业亲自下场,去做群众工作。
    被救回来的女人们,不少都是有表演经验的,贴合当下社会的窦娥冤等戏曲横空出世,不知哭干了多少人的眼泪。
    在多重手段的配合下,汉军在当地的百姓基础越发稳固,拦截了不知多少县衙给朝廷的奏折书信。
    加上赵玉的封锁,硬是没让一点消息流出去。
    而如今,周围的五个县城,更是全部归属于赵玉的掌控。
    也打了几次不大不小的仗,但更多的,还是用阴谋诡计。
    俗话说,兵不厌诈嘛。
    什么绑架,威逼,利诱,下药,仙人跳,真是什么手段都使上了。
    一度让王正业这个颇有几分正气的老头,直喊有辱斯文。
    当然,除了其中一个县的县令实在作恶多端,被赵玉砍了。
    其他人,多是被关起来,县衙被赵玉全都换上了自己人。
    有的是县令称病,事务交给赵玉派去的师爷。
    有的是县令嗓子坏了,只能盖章,不能说话。
    还有的,干脆伪造公文,换了个县令。
    五县县衙内的一般衙役小吏,也都尽数换上了自己人。
    而这些县衙的政务,税务,账务的处理工作,赵玉更是亲自带工作组监督指导。
    如此整个雷公山周围五个 县城,十来个镇子,几十个村子,赵玉全都亲自走了一趟。
    这才算将形势彻底稳固下来。
    倒也不是赵玉非要亲自上阵,而是除了王正业,裴丞和王天佑这三人之外。
    其余人都是没什么从政经验的光头书生。
    就算是王天佑和裴丞也都是耳濡目染受过熏陶而已。
    而这三人,一个要负责政务教习督察,一个要负责无县千户军伍督查,一个要负责田改。
    而剩下的地方政务等,实在兼顾不过来。
    而陈谨的思想教育大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五个县城,十几个镇子,几十个村子,都要他负责。
    纵然手下已经培养出不少书生,那也是万万不够用。
    挤了又挤,也只给赵玉挤出一个秘书。
    而剩下的书生们多在军中任职,如今的汉军军务也不少,军民鱼水情的军务活动,忙的周匪章雄等人脚不沾地。
    除了赵大刚充做亲兵队长每天跟在赵玉屁股后头跑,其余人都各有各的事情。
    一个个全都忙的脚不沾地,天天吵着跟赵玉要人。
    气的赵玉嘴巴都起泡了。
    都问老娘要人,老娘还要问你们,人呢,那么多人,都被你们吃了?
    被逼急了的赵玉,再次打起了女人们的主意。
    她记得之前剿匪,救出来好几个官家小姐,都是读书识字的。
    还有,寨子里那些孩子,年纪也不小了,也认字了,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提出来给她干活。
    于是乎,赵玉的秘书处成立了。
    除了那个被赵玉强要过来的叫江陌的书生之外,一水的漂亮小姐姐。
    袅袅婷婷的坐在赵玉书房里,手持笔墨,协助分类批改简单的公文,对接各部门的通知和回禀,下发文书,做的有模有样。
    较之男人更多了几分细心。
    这让原本对赵玉搞什么女子秘书处颇有意见的王正业彻底闭了嘴。
    算了,主子愿意就成。
    再多嘴,他怕自个被政务折子淹死。
    而章雄和王二麻显然没有那个成见,照着赵玉的路数,没少往后勤处跑。
    恨不得把会写字的女人们都给拐回队里去。
    缺人啊!
    如今军内的后勤被单独拎出来,那群大老粗,无论怎么教,那账都做的跟狗屎一样。
    而队伍里的书生们,被外派了不少,根本抽不开手。
    还被自家首领强要了一个人走。
    眼下赵玉的行为,无意识给了他们另一种思路。
    对呀,后勤这事,不一直都归女人们管吗。
    照抄!
    而军方的土匪行为,无疑是惹起了王大姑娘的怒火。
    他们缺人,她后勤部就不缺人吗?
    后勤刚成立的文工团,都被他们给挖空了。
    人手都被抢走了, 窦娥冤的折子戏谁来写?
    一时间,为了抢人手,几方打的不可开交。
    赵玉天天连轴转,都快被政务给累死了,还要处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
    一气之下,各打五十大板。
    当然不是真打,而是记账。
    倒是被逼急了的王大姑娘,想出个好主意。
    她暗戳戳的洗脑了朝盂县县令,孟胡生独女的脑,将小姑娘直接安排进文工团写话本子。
    眼瞅着女儿被骗的县令哪还能坐得住,一直在牢里叫嚷,王大姑娘顺势威胁。
    “要么你干,要么你女儿干,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爱女心切的县令孟胡生只能缴械投降,走出牢狱,担任起文工团的团长。
    成了女儿国里的一枝花。
    眼尖的赵玉,倒是没在去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