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格格不入,冠冕堂皇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八珍烹喜气,五味调新香——国宴散后,又是家宴。
    古人向来看重宗室家族,唐人更是如此,尤其在元正团圆的时刻。
    这一次,武家之人全数到齐,老老少少,子子孙孙,济济一堂煞是热闹。
    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武氏家族的长者,众人自是轮番跪拜,恭祝陛下万寿无疆,把她乐的哈哈大笑。
    只见武则天大手一挥,身后的婢女韦团儿就端着满盘的金银珠玉上来了。
    面对这满盘的赏赐,众孙儿一拥而上,各取所爱,一派天伦之乐。
    只是,这宴会之上,几乎全是武家之人,只有武旦一家显得格格不入……
    其中皇太孙李隆基、临淄王李隆基坐在堂下,也显得格外拘谨,连皇祖母的赏赐都不敢去抢。
    看着儿子们的拘谨,武旦心里不是滋味儿。
    如今的李家子孙里,除了太平这个武家媳妇,也就只有他了。
    虽然他也姓了武,但众人都明白那不过是表面功夫。
    如今的武李两家,可谓势同水火。
    尤其魏王武承嗣,简直如同一条疯狗,时刻盯着他的东宫,等着抓他的把柄。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 一家人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不过,今天的魏王倒是格外热情,不时的邀他举杯共饮,也不知道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家宴之上,不谈政事,看着李武两家和乐融融,武则天的心情也格外的好。
    赏赐过几个皇孙,她又让人抱来了武旦新生的小公主。
    “小公主模样倒是不错,旦儿,这模样随了你了。”
    武则天说着,从案前的盘子里拿了一只玉如意,赏给了小公主,轻轻的逗弄着她。
    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武则天才像一个寻常妇人,有着亲切和慈爱的笑容。
    武旦看着这样的母亲,心中不由一动,感触到了一丝久违的亲情,他眼里恢复了神采,连忙起身行礼。
    “儿臣替小公主,谢母后赏赐!”
    “还是皇嗣有福,这又新得一位公主。儿女双全,羡煞旁人啊!”
    武承嗣在一旁酸溜溜的笑着。
    “怎么,你府上的孩子还少吗?何苦羡慕他来……”
    武则天心情大好,笑骂着武承嗣。
    “姑母,我那可是六个儿子,少个小郡主啊!”
    “哦,想起来了,你家是少个丫头……也是我们武家人丁兴旺。承嗣啊,若是妾室们不中用,就再娶上一房,我们大周的公主个个标致……”
    “还是罢了。不过侄儿倒是有一事,想请姑母成全。”
    “你且说来听听……”
    家宴之上,武则天心情不错,像一位慈祥的长者。
    “那个武牡丹……”
    “你怎么又打她的主意?”
    武则天一听到武牡丹的名字就打断了,神色颇为不悦。
    只要武承嗣盯着武牡丹不放,她就知道他是在和武旦较劲。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
    “姑母恕罪,侄儿的意思,是想收武牡丹为义女。”
    武承嗣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不知道魏王这又唱的是哪出戏……
    “什么?你要收她为义女?”
    “是,承嗣听闻牡丹父母早亡,如今这孩子既随了武姓,又深得陛下宠爱,就是与我们武家有缘。侄儿正好没有女儿,这也算是天意……”
    武则天本以为武承嗣要求娶武牡丹,心说不能把一朵鲜花插到这堆老牛粪上,现在一听,才知道竟是误会了他。
    虽然武承嗣说的冠冕堂皇,不过武则天知道这绝非他的真实意图。
    对于武承嗣心里的小九九,武则天心里大都明白。不过这两日,她已经连续驳回了他几次,总归不是太好。
    这个武承嗣,对她这个姑母可谓尽心尽力,至少在她称帝路上,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后抑制李唐复辟,还需要他冲锋陷阵……
    而且,收义女这件事,似乎也无伤大雅,对武则天而言,不过是在李武两派之间多了一重掣肘。
    “婉儿,你怎么看?”
    “谨遵陛下安排。”
    上官婉儿这一次没有出言阻拦。
    长期待在女皇身边,对武则天的心思,她早已揣摩的通透明白。而且,这一次她没有足够的理由去驳回。
    天下万民,皆为陛下子民,皆是武姓子孙。
    想当年,高祖的女儿千金公主,一个七十多岁的姑婆婆,竟然屈尊跑到六十多岁的侄媳妇面前,要认武则天做干妈,不也收下了嘛……
    再说,牡丹被魏王收为义女,那就是郡主,这对牡丹也没什么坏处。
    “那好, 宣武牡丹觐见!”
    ——
    很快,武牡丹被叫来了。
    当她走到宫门外的时候,上官婉儿特意在门口候着,带她进去,路上小声嘱托了两句。
    因为时间紧迫,不能多言,上官婉儿只是千叮万嘱,让她这次万万不可再抗旨不遵。
    女皇虽然爱才惜才,但也有龙威之怒,一再抗旨就成了蔑视皇权……
    武牡丹听着,心中惶恐,不知道女皇又要给她下什么旨……
    来的路上,她只听宫人说,今日宣召之事和武承嗣有关,难不成要她嫁给这个糟老头子?
    这个武承嗣,武牡丹倒是见过一两次,不过是个趋炎附势之徒,根本毫无好感。
    如果这样,她是宁死不从。早知如此,还不如嫁给那个武旦呢!
    牡丹一路胡思乱想,来到殿内跪下接旨。
    等内官宣读完圣旨,她才长出一口气——原来是做义女,这比起做小妾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牡丹松了一口气,一时之间竟然颇为庆幸,像是逃过了一劫。
    看牡丹欣慰的神色,武则天还以为她很乐意,当即让他们行了认亲大礼,还给牡丹赐了封号——丹阳郡主。
    只有牡丹自己知道,她已经不敢再抗旨,只要不用嫁人,随便什么义女吧,反正她已经姓武了。
    还有三年,自己就能离开了,如今在武皇的统治之下,认了武承嗣做义父,这几年至少可保小命无虞了吧?
    ——
    眼看武牡丹被武承嗣收为义女,众人纷纷祝贺,陛下喜笑颜开。武旦不想再看魏王的嘴脸,起身找个借口离开宴席……
    此时,月光穿过大殿,一路随风飘进了深深宫门。
    武旦在亭廊里缓缓的走着,满心的失意和落寞,冷风吹来,他有些醉了,也有些倦了,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个袅娜的身影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