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狄公解梦,振翅高飞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定下了和亲人选,武则天总算松了一口气 。
    这几日,东北那边不断传来捷报,在突厥的助力下,嚣张已久的契丹叛军,终于快被剿灭了。
    看来,吐蕃、突厥两大劲敌,以后都有望消停一段时日了。
    边疆稳定,四海升平,这是眼下武则天最期待的局面。
    毕竟,年岁不饶人,这些年操劳下来,武则天也很累了,只想安稳一些时日。
    看着孩子们蹴鞠跳跃,不知疲倦,自己却连走路都有些累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子之位了。
    不过,国储这件事实在太过棘手,还是再缓一缓吧……
    这一晚,武则天做了个奇怪的梦——醒来莫名不安,只觉得心中惊惧。
    之前,她会梦到王皇后、萧淑妃,会梦到太宗、高宗,也会梦到宏儿、贤儿,甚至还有那些被她杀掉的文武大臣……
    可纵使他们鲜血淋淋,披头散发的复仇索命, 武则天也不为所动。
    毕竟,昔日的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没有昔日鲜血铺就,何来今时江山锦绣。
    可这一次,她竟然梦到了一只鹦鹉,而且是双翅折断的鹦鹉。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难道是白日里对三郎的那只鹦鹉印象太深?
    可梦里的这只鹦鹉并不衰老,它毛色光鲜,颇有气势,只是双翅都折断了,怎么也飞不起来……
    从梦中醒来,武则天心神恍惚——这个梦究竟是何意?
    那只困在笼中的鹦鹉,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助,怎么这么契合自己的心境呢?
    年岁越大,越迷信天意神旨,武则天有些坐不住了。
    “婉儿,去把国老叫来。”
    在武则天眼里,狄仁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许能给她释疑解梦。
    当然,若说占卜解梦,山人术士更为擅长,不过武则天如今想听的不是那些玄言幻语,而是真真切切的利国之言。
    如今,除了狄仁杰,没有人在她面前讲真话了。
    就算备受恩宠的五郎和六郎,也只是看起来赏心悦目,平日里开心解闷,真正的国之栋梁,还是狄仁杰这些老臣。
    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的话不是那么的中听,可武则天心里清楚,他们才是国之柱石。
    太宗有魏征,还好, 她有狄仁杰。
    ——
    很快,狄仁杰来了。
    听闻陛下为了梦中断翅的鹦鹉忧心不已,狄仁杰立马明白了武帝的心思。
    眼下,陛下最纠结的,无非就是太子之位了。
    因为陛下的疑心,关于这个话题,狄仁杰很少主动提及,但他的立场不言自明。
    这些年的相处下来,他太了解陛下的脾气。
    有些劝谏,要讲究时机。
    借着陛下这个梦境,狄仁杰决定劝谏一番。
    “陛下,鹉者,武也,既是陛下之姓,也是武周帝业。而这两翅,正是陛下的二子——庐陵王和相王。”
    “哦?那为何是折断之翼?”
    “ 如今这二人,一个幽禁东宫,一个贬黜房龄,不正如折断之翼吗?不过陛下无须忧心,只需起用二子,鹦鹉就可振翅高飞。”
    “起用旦儿和显儿?可这双翅,为何不是魏王和梁王呢?他们二人才是我武周后人……”
    “陛下, 若双翅为这二王,鹦鹉还能振翅高飞吗?”
    狄仁杰的话,让武则天哑口无言。
    确实,如果以武承嗣和武三思为她的左膀右臂,怕是这鹦鹉再也飞不起来了。
    别的不说,承嗣这身体,怕是没几天熬的了。
    看陛下沉默不语,狄仁杰知道,自己的这句话戳到了陛下的痛处。
    他趁机接着劝谏。
    “陛下如今春秋已高,虽然身康体健,但国储之事还是及早确立为好。毕竟,太子乃国之根本,如今民心不稳,边疆动乱,或许也与此有关。 ”
    “又是太子之事……”
    武则天一听就有些烦躁,忍不住堵了回去。
    “国老年事已高,立储之事乃朕的家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陛下受命于天,富有四海,这天下都是您的,国事都是家事,家事也都是国事。老臣身为宰相,自然要为您分担一二。”
    “分担?你们不就是想让朕立子为嗣吗?”
    武则天的语气虽然幽怨,却也有些无奈。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已经让她生气不起来了。
    面对狄仁杰这个和她年岁差不多的忠直老臣,她也不想再藏着自己的心事,干脆都摊开了来讲。
    “朕知道,你们都盼着朕还政李唐,盼着朕立子为嗣,可是朕不甘心,为什么朕就不能立侄为嗣,让我武周帝业千秋万代呢?”
    “陛下,您英明一世,怎的在这个问题上就看不透彻?陛下既然说这是家事,那对一个家而言,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不待武则天回答,狄仁杰接着劝谏。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若立侄,老臣还未听说过,侄子成了天子,祭祀姑姑于庙者的……”
    “哎……”
    再度听到这番言论,武则天长叹一声。
    这番话似曾相识,之前在嵩山的时候,周真人就曾这样说过,当时她还不以为然。
    时过境迁,此时再听起来,竟然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