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众矢之的,前车之鉴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当然,除了李武两家的子侄,武则天也曾考虑过,是不是可以传位给女儿太平……
    毕竟,武周帝国是女主天下,如果继续传位女主,也算正得其所……
    太平既是李家的女儿,也是武家的媳妇,这身份简直再完美不过,可以很好的协调李武两家的关系。
    不过武则天很清楚,虽然太平是武家的媳妇,可她根本不爱那个武攸暨,两人形同陌路,毫无情意。
    太平对武家的态度也一直疏远冷淡,她的骨子里,依旧是支持李家的。
    而且,太平已经人到中年,就算真的当上皇帝,那么等她百年之后呢?
    继承皇位的,只能是武家后人。
    可这样一来,旦儿和显儿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就连太平公主本人恐怕也无法接受。
    所以,传位给太平,等于是将她推向两个哥哥的对立面。最终的结果,只会使得武、李两家继续陷入争斗,致使兄妹反目,自相残杀……
    武则天自己做了这些年的皇帝,深知皇权斗争是多么的残酷。
    这条路太难走了,这个难题,也不能留给女儿去解决,这对她不公平。
    何况,太平本身并没有多少权利欲望,也从未表露过此等意愿,还是继续让她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公主吧!
    权衡利弊,武则天明白,太子的人选还是在李武两家子侄之间。
    ——
    其实自从梦到那只折翅的鹦鹉,狄仁杰给她解梦之后,武则天就已经有了主意。
    她在心里已经放弃了传位武家的幻想,决定还政李唐。
    不过,不立侄子是一回事,什么时候立子,要立哪个儿子为太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眼下东宫里住着一个现成的人选——那个做了十多年皇嗣的儿子武旦。
    被摆在东宫做了多年的棋子,如今终于熬到了头,按理说,他距离太子位最近,也受到很多拥护李唐皇族的大臣的支持,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只要将武旦改立为太子,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储君。
    可是武则天显然不想这么做。
    ——
    首先,武则天很清楚,在她百年之后,武氏很可能会成为朝中众矢之的,吕雉的前车之鉴不可忽视……
    在不能扶持武氏上台的前提下,必须选择对武氏有利的皇帝。
    而李旦从皇帝位置上退下后,一直住在东宫, 在“皇嗣”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八年。
    这八年间,他作为李唐王朝的象征,得到了李唐旧臣的拥护,成了许多旧唐臣的旗帜。
    也因如此,这八年间,身处东宫的武旦成了武三思、武承嗣的眼中钉、肉中刺,处在与武氏家族斗争的最前沿……
    双方势力交恶,明争暗斗多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当年魏王诬陷东宫谋反,逼得安金藏剖心明志,还有刘窦二妃的人家蒸发,这一桩桩一件件,怕是都在旦儿心中记着账……
    旦儿与武家积怨已深,这般深仇大恨根本无法化解。
    知子莫若母,武则天了解自己的儿子。
    这个皇四子,精通诗书,勤奋好学,性格内敛深沉,明面上和逊谦卑,看起来与世无争,实则卧薪尝胆,内心坚韧。
    这些年,在武家的不断迫害中,旦儿能隐忍自保,进退自如,就说明他不是一般的城府。
    以他的隐忍,还有这些年与武氏积累下的仇恨,一旦让他继位,必定会对武氏展开报复和清洗,来个睚眦必报,赶尽杀绝。
    所以,不管是为了国家太平稳定,朝廷安定平和,还是为了武家荣耀显赫,自身安享晚年,她都不能选择李旦。
    如此看来,也只有显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