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奇的车祸
作者:林新儿   一入官场,火速升迁最新章节     
    2012年8月的一个普通上午,南都省省会昌章市的火车站送站平台上,停着一台车牌为“wjxx·00032”的武警军牌商务车,车子前排车窗微开,依稀可以看到驾驶位上身着军装的驾驶员正看着窗外的车来车往发呆。
    平台上,过往行人神色匆匆,就连送站的车辆,都被要求“即停即走”:在这只要停留超过180秒,立即会被附近执勤的交警上前要求驶离。
    步伐匆忙的行人看到“孤零零”停在禁停通道上的这台小号军车,无一不侧目多看几眼。
    贴了隐私膜的车窗并不透光,看不到商务车的后排座位坐着一位身着作训服的“两杠三星”,此刻的他正抱着一台手机刷着新闻,表情也随着屏幕的内容变动而变动。
    突然,屏幕上猛然显示的硕大新闻标题让他几乎失声大叫了一声:南都省委政法委书记或因车祸失事…
    时间回到前一天下午。
    昌章市绕城快速路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台银色小轿车因车速过快,导致规避前方违规变道的车辆不及,从而直直地插进了一台正常行驶的巨型拖车车尾。
    “嘭\"的一声,小轿车立即起火,车上的驾驶员和副驾驶位的乘客几乎瞬间晕厥,被吞噬在浓浓的火焰里。
    火势\"噼里啪啦\"越烧越旺,现场气氛凝重。
    与此同时,路过的车辆纷纷停下救火,拖车驾驶员此刻也顾不得慌张,他拨打了报警电话后,跳下车,也紧急地加入了救火的队伍之中。
    附近的交警同志和消防同志没一会就拉着刺耳的警笛赶到了现场,大家迅速地展开了救火行动,只留下带队的交警中队长处理事故程序问题。
    交警中队长深呼吸一口气,这种场面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并不少见,为当事人稍默哀后,他便打开执法记录仪、拿出设备开始工作了。
    他先联系事故处理中心查询了小轿车车主信息、然后请求调取前一个治安探头的高清照片。
    核查事故者身份,这是交通事故处理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这些业务上的事,身为中队长的他十分熟练。
    他的手指飞速地在手机屏幕上按着些什么,小小的手机屏幕里不断反馈回相应的信息。
    突然,他脸色变的惨白,好像发现了多么了不得的事儿一般!只见他快步小跑到不远处的应急车道边,神色慌张地拨打了一个电话。
    冷静了几秒钟后,他和正在救火的同事们耳语了几句,大家脸上露出了甚至\"恐慌\"的同款表情,但同时更加卖力地救火了。
    大约摸二十分钟后,五六台连号的黑色途锐越野车从应急车道开过来了,气势不凡,远远地看过去,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与其他车的车牌不同的是,这些车的车牌尾号都带着\"jw\"两个字母。
    车刚停稳,车上迅速下来十几个清一色的“练家子”,他们很专业地疏散了围观的人群,并在事故点和围观点之间迅速形成一股人墙,隔绝了围观者的视线。
    议论声几乎瞬间在围观现场响起。
    围观群众觉得莫名其妙,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感觉:小轿车上人的身份不简单。
    \"我刚刚亲眼全程目睹了这场车祸,我分析:应该是大车的视觉盲区导致司机没注意到后头有车,而后头轿车速度太快,驾驶员分心,致使轿车来不及变道,这才直直地插进拖车屁股后头了,好惨啊!\"一位大叔一边说一边摇头,露出了惋惜的表情。
    \"是啊,所以开车要小心!\"
    \"诶,不对,我觉得不是,我看到的情况是前头有车违规变道,而那台轿车为了躲避前头的车,加之自己速度又快,这才直接插进拖车车尾了。\"
    另一位号称目睹全程的大姐立刻表示了反对,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那些练家子是警卫局的吧?这车祸当事人是啥身份呐?太奇怪了!”
    “这谁知道呢?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政治…”
    不一会儿,关于车祸的议论已经在现场演变成几个版本了。
    …
    火势终于扑灭了。
    “嘟嘟”。
    几声警车独有的喇叭声响起,应急车道开来几台崭新的奥迪车,维持秩序的交警和警卫局的警卫人员纷纷敬礼。
    因为有“人墙”挡着,所以围观群众看不到奥迪车上人的身份。
    截至目前,这场极为普通的车祸,却被这种种行为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谣言、猜测随之四起。
    只是几分钟,奥迪车径直往前开走,这时,救援工作也进入了尾声,道路清障、医院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过来了。
    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晚,关于车祸当事人的身份就在昌章市传开了。
    更离谱的是,在没有任何官方回应、或证实的情况下,现场照片到处传播,网上关于这位领导的简历也变成了黑白色,各种阴谋论也瞬间兴起。
    各路记者的电话纷纷打到了南都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那!这一晚,几乎所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都接到了内容相同的询问电话。
    大家都想确认:这位口碑一直不错的领导是不是真的遭遇不测?如果是,而事故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本地互联网平台上,已经形成旗帜鲜明的两大讨论阵营。
    南都省委正在召开“针对车祸的紧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时,这个外表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夜晚,一列从帝都出发,由北向南开往“南都省”的绿皮火车呼啸着刺破了沿途寂静的黑夜。
    “来,大家伙都把脚收一收;花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矿泉水咯!郑重提醒,这是今晚最后一次送货了,大家有需要的赶紧购买,过时不候。”
    6号车厢内,推着小推车卖货的列车工作人员一进车厢便扯着嗓子喊着这则“重要提示”。
    他眼神活泛、左顾右盼,好像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想要购买商品的乘客似的。
    当推车经过16号座位时,有位学生模样的青年用着怯生生的语气问:“您好,脉动多少钱一瓶?”
    工作人员像触电般立马收住脚步,很熟练地从货架内拿下一瓶脉动。
    “八块。”
    说完,他还理了理手中码着整整齐齐的现金,左腿伴随着有规则的抖动。
    青年听到这个价格后,眼神中有些犹豫。
    “这是今晚最后一次送货了,你现在不买就得等到明天了!这大晚上的要是渴了,你喝什么呢?放心,这价格童叟无欺,都是列车统一标价,你看这标签不还在上头吗?”
    显然,工作人员立马看出了青年眼里的犹豫,在这列火车上,他太熟悉这种眼神了。
    他用拿着现金的左手指了指饮料瓶表面贴着的“手写价格标签”,熟练的像一个无情的“卖货机器”。
    青年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了张十元钱的纸币,递过去了,工作人员迅速地抽出两张一元钱的纸币找给了青年,及时地完成了这则交易,生怕对方反悔似的。
    随后,这位工作人员带着小推车、重复着他的“嘶吼”继续往下一节车厢走。不出意外,他要推着这个小推车,从车头喊到车尾。
    这个时节不是客运高峰期,此刻,车厢内并没有几个乘客。
    整节车厢在窗外夜色的掩映下,竟然生出些许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