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奇思妙想!沈白的童话故事
作者:司文呐   让你写作文,你写进教材最新章节     
    书香文学会。
    王通抓耳挠腮,动了动笔,断断续续地写着。
    沈白看得出,他写得并不是非常顺利,至少思路不是特别顺畅。
    虽然这个世界文化断层,但是能够加入书香文学会的大学生,也不会是等闲之辈。
    沈白开始好奇,这个专门写给幼儿园的征文活动,究竟是什么,能让王通如此为难?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凑近一看,只见王通对着一篇新闻稿发呆。
    “王通,这不是一篇新闻稿吗?”沈白说道,“怎么就成了幼儿园的征文活动?”
    “你自己看吧!”说完,王通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他。
    沈白接过一瞧,发现上面写着:
    #针对“幼儿缺乏防范意识,频频给陌生人开门”的现象,面向社会征集教育文章#
    原来如此,沈白恍然大悟!
    之前还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把王通给难成这个样子。
    原来,这个世界也有许多流窜的拐卖小孩的坏蛋。
    家长上班不在家,许多幼儿缺乏防范意识,竟然被陌生人三言两语哄骗,给他们开了门。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家里损失财物不说,要是连孩子也被拐跑,那就更加可怕了!
    相关部门正是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才举办了这个征文活动。
    这个活动,谁都有资格参加,但是文章的教育对象,却不是成年人,也不是中小学生。
    而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可别以为写给小朋友就简单了,正是他们年纪小,想要写得既有教育意义,又让他们能够读得懂,才是真正的难上加难。
    沈白渐渐明白了王通此时的困扰。
    ……
    见到沈白陷入沉思,王通拿走那篇新闻稿,说道:
    “沈白,别想了,不是我看不起你。”
    “而是这一次的情况真不一样。”
    “那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不可能看得懂你的古文。”
    说完,王通又对着报纸发呆,握着钢笔写写停停,涂涂改改。
    看着他那副写一下停一下,停一下就抓一下头发的样子,沈白都快绷不住了。
    照你这么搞,最后文章有没有写出来不知道,但是你的头发是绝对保不住的!
    “王通,要是写不出来就算了。”
    “你干嘛这么拼?”
    “喝喝茶,看看书,也挺好的啊!”
    沈白泡了一壶茶,手捧一卷古籍,饶有兴致地翻阅着。
    闻言,王通耸耸肩说道:
    “没办法,相关部门挺重视这才征文活动的。”
    “再说了,学校也特别看重我们社团,希望我们的作品能够入选。”
    “更重要的是,身为成年人,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关心一下小朋友的成长吗?”
    沈白听着这话,觉得怪怪的:“诶,王通,我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你这么有社会公德心,这么尊老爱幼呢?”
    望着沈白那不可直视的目光,王通在威压之下,道出了实情:
    “好吧,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社团最终只有一个人递交了作品。”
    “我想再尽一份力。”
    闻言,沈白微微一笑:
    “我懂了,你是看到会长写了,所以自己也想试试吧!”
    王通一愣,心想你怎么知道?
    沈白淡然一笑,仿佛在说,你小子怕她怕得要死,我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
    紧接着,沈白顺便问道:
    “柳云嫣也参加了,她写了什么?”
    王通打开了征文活动的官网:
    “你自己看,每个参赛作品都有署名,还能投票呢!”
    来到电脑屏幕面前,沈白看到了柳云嫣的作品,票数只有寥寥几十票。
    估计,还有不少是协会里面的人投的。
    这样的票数,绝对算不上高,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惨淡。
    毕竟,整个帝都那么多人口,肯定会有很多家长投票。
    再加上又是专门给幼儿设立的,许多幼儿园肯定也有关注。
    沈白点开柳云嫣的作品,稍作浏览,眉头一皱,便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柳云嫣的作品,故事讲得不错,教育幼儿警惕陌生人,学会识别父母的声音。
    总的来讲,教育意义也不缺。
    但是为什么票数这么少呢?
    原因很简单,她的文章缺少幼儿能够直接看懂,直接理解的语句。
    相反,大人的口吻比较多见。
    这是写作习惯的问题,一时之间也难以更改。
    因此,成年人觉得她的作品缺少趣味性,小朋友看了也觉得看不懂。
    一来二去,票数自然不高。
    “这个活动,倒有一些意思。”沈白摸着下巴思索道。
    ……
    王通看了看征文活动的网页,唉声叹气:
    “哎,还有几个小时就截止了。”
    “看来,我是注定写不出了。”
    “云嫣姐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果然我们也不行。”
    沈白听到这句可就不乐意了。
    你不行归你不行,扯上我干嘛?
    再说了,男人不能说不行!
    我行不行,你躺下不就知道了……
    沈白稍作思索,眼珠滴溜一转。
    在那个世界上,如果想要儿童看懂你的作品,最好的体裁就是童话!
    童话童话,不就是专门写给儿童的话吗?
    因此,这些人的作品其实全都有问题。
    “王通,我也想试一试,我可以写一篇童话!”沈白说道。
    王通撇撇嘴:
    “想要写出童话,要么是心灵贴近孩童的女作家,要么是心思极其细腻的人。”
    “只有这两类人,才最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一来不是女的,二来你的古文大气磅礴,一看就不是那种人。”
    其实王通说的也对,但是沈白已经对这件事有了兴趣。
    怎能就此轻易放弃!
    既然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接下来继续向内挖掘不就好了吗?
    沈白略一思索,忽然想到了那个世界极其着名的一首儿歌。
    在那个世界上,这首儿歌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会唱。
    更重要的是,这首儿歌本就来源于一个童话故事!
    自己只要将它写成童话,不就大功告成了吗?
    想到就做,沈白提笔写下:
    “兔妈妈 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