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返回办理大事
作者:兆每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最新章节     
    唐迟听完,再次毫不犹豫地点头:
    “没问题,我们都可以去奉天。”
    李青听到唐迟如此爽快地答应,有些惊讶:
    “就算你能直接过去,但其他人你也都能替他们做决定吗?”
    唐迟点点头:
    “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各地来的。当初选择羊城,是因为这里经济强大,对外交流多,手表肯定不愁销路。没想到,羊城的手表行业虽发达,但大部分市场都被外国表和假表占据,我们根本没机会!”
    说到这里,唐迟显得有些气愤,显然对羊城有些不满。停顿了一下,他又说:
    “更何况,羊城的租金这么高!我们租的厂房偏僻,一个月租金都不便宜,有时赚的钱还不够付租金。”
    听到这,李青不禁苦笑:
    “一个月卖不出几块手表,赚的钱不够租金很正常啊。”
    唐迟也尴尬地笑了,随即一丝忧虑爬上他的脸庞。毕竟,把手表卖出去才是真正的成功。
    李青安慰唐迟:
    “别担心,你们销售不佳主要是因为不懂销售技巧。回到奉天后,我会想办法,一定能卖出到供不应求的地步。”
    听到李青的保证,唐迟的信心倍增。尽管李青的承诺听起来有些夸张。接着,李青问了一个最关键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天织手表的产量能达到什么水平了?”
    唐迟闻言,认真地回答...
    现在天织手表有两个款式,制作速度都差不多,加起来一个月能做出二十块。说到这里,唐迟又想起一件事,补充道:其实生产速度真的很慢。但也没办法,一是我们人手不足,还得忙研发;二是设备老旧,影响效率和质量。
    李青听了,忍不住问:你是说,更新设备能提高手表的产量和质量?
    唐迟肯定地点头:我保证,绝对会有显着提升!
    李青也重重点头:好,既然这样,到奉天后我们就尽快换新设备。我们要打造国内手表品牌的标杆,各方面都要追求最好!
    这就是有靠山的好处。唐迟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对李青来说轻而易举,他激动地连连点头。
    李青接着说:还有,人手不够也是个问题。人少产量就低,每月二十块根本不够。所以到奉天后,我们需要增派人手。
    唐迟回应:增派人手的事,我可以想办法。
    李青一听,精神一振:哦,你有什么主意?
    唐迟答道:我在这个行业多年,认识不少同行,有些人迫于生计,只能在黑市帮人做假表。他们有能力,只是无奈之举。如果我告诉他们这事,我相信他们会很乐意加入。
    李青笑着点头:那正好,这几天你一边准备搬家,一边联系他们,看能不能多找些人。
    唐迟随即问:如果符合条件,需要找多少人呢?
    李青的回答是:越多越好。
    唐迟被这四个字吓了一跳:越多越好?意思是我要找十几个甚至二十个人吗?
    李青轻笑一声:呵呵,十几个算什么?按我的计划,一周内到奉天,我们应该能做到每天生产三十块以上。再过段时间,要达到大厂的生产速度。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朝着目标前进。
    听完,唐迟才明白李青的计划有多宏大。顿时,他也充满了信心。
    就这样,事情定下来后,李青和唐迟约定了出发时间,然后离开了工厂。
    接下来的几天,李青、王倩和李梦诗三个在羊城及其周围尽情地游玩了好几天。
    在这段时间里,别的不说,光是品尝美食就让李青大开眼界。常言道羊城美食多,以前李青对此没什么特别的印象,直到这次亲自来过,他才真正领略到羊城作为南方美食之都的魅力。每天早上,三人就去喝早茶。原本李青以为早茶只是简单喝茶,直到看到一盘盘精致的食物和点心端上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以前见识太少。除了必不可少的早茶,其他餐食也让李青眼界大开。椰子鸡、白切鸡、酱油鸡...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羊城,这话绝非空谈。
    玩得尽兴后,李青安排人打包好了牛仔布料,还有天织手表工厂的所有人员和设备。随后,几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启程返回奉天。坐在回程的车上,李青感到充满斗志,信心十足。毕竟,不论是服装还是手表,都是值得深入发展的行业。想到商业版图又扩大了好几倍,李青心里十分高兴。同时,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张,李青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所以他暗中谨慎行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