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出发京市前
作者:深海里的小鱼   天上掉下个小娇娇兵王一把扛回家最新章节     
    应玉芝接到儿子的电话,让她在村里收鸡蛋,说是县城里有人要,立马热火朝天的找上王凤菊一起在村里收起了鸡蛋。
    “婶子,这一个鸡蛋四分钱,县城里的人能乐意要吗?”
    王凤菊看着收到的一大堆鸡蛋发愁,这价钱他们村里可没人卖过啊!
    “泽厚说是有人特意要的,我也不知道,管他的,反正咱们村的鸡蛋卖这个价钱,是村里人占了实惠。”
    应玉芝笑着,“人家都给了定钱,想来是不会赖掉的。”
    王凤菊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婶子,家里今天炸丸子、油饼,没事儿我就先回去了,俩媳妇家务事上,还差点儿火候,我得回去看着。”
    “那行!你赶紧回去吧!”应玉芝笑着点头。
    余川柏和应玉芝借了牛车,带着一车子的鸡蛋去了县城。
    “泽厚,收这么多鸡蛋,真有人能要完吗?可别到时候都砸在手里了。”
    余川柏蹙眉,“若是能联系到工厂里,估计再多的鸡蛋他们也都能消化的完,价钱上可能就没有这么高了。”
    “爸,放心好了,再多鸡蛋都能消化的了。”
    余泽厚笑着将牛车上的鸡蛋卸了下来,“前些天认识了烧鸡厂的一个经理,他们厂里要鸡蛋给工人发福利,越多越好!”
    “能出手就好,笙笙,那我和你太奶奶就先回去了。”
    余川柏给余笙手里放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天冷,路不好走,我们得早点儿回家去。”
    余笙抿了抿唇,“嗯,太爷爷,太奶奶你们路上慢点儿,我和爷爷忙完了就回家了。”
    “笙笙,你们赶紧进屋吧!外面冷,不用送我们。”
    应玉芝坐在牛车上,心疼的抚了抚余笙的头。
    “太奶奶,我知道了,你赶紧坐好,不用操心我,我能照顾好自己的。”余笙给应玉芝整了整帽子。
    “好,好!”
    应玉芝笑着啊摆了摆手,“你们赶紧回屋去吧,我们走了,泽厚,忙完记得赶紧带着笙笙回家,知道吗?”
    “可别耽误了回家过年啊!”
    余泽厚点头,“我知道了,妈!”
    送走了应玉芝和余川柏两人,余笙直接将鸡蛋收进了空间里,然后和余泽厚直接锁门去了火车站。
    “明早再坐火车去京市不行吗?这会儿买票,要到晚上才有车。”
    冷风一吹,余笙忍不住跺了跺脚,将围巾往上又拉了拉。
    余泽厚摇头,“明早去又要耽误一天,笙笙,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还是尽量早些将这些东西出手吧!也好早点儿回家过年。”
    “你好,两张去京市的票。”
    售票员扫了两人一眼,“票价十九块五毛钱,俩人一共三十九块钱。”
    余泽厚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沓钱,数了三十九块钱递了过去,“正好三十九块钱。”
    “嗯,喏,票拿好,车次时间是晚上九点半,记好了,可别错过车次了。”
    售票员接过了钱,点了一遍以后,拿了两张票,按了印章递给了余泽厚。
    余泽厚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背着包,和余笙离开了火车站,去了附近的一家饭馆里。
    “笙笙,咱们先吃饭,要不然等坐上火车,可就没啥吃的了。”
    余笙微微蹙眉,这个时候她都还不怎么饿呢。
    “我要一小碗鸡丝汤面就行了,我还不是很饿。”
    “行!”
    “老板,两碗鸡丝汤面,一大一小,都不要芫荽。”余泽厚朝着后厨的方向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里面的人急忙跑了出来,“两位喝水,刚烧开的,稍等一会儿啊,面马上就好。”
    余泽厚拿了两个杯子,给两人都倒了热水,“笙笙,喝点儿热水暖和一下。”
    余笙点头,压低了声音,“爷爷,咱们去京市都没有跟大爷爷说一声,回来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高兴的。”
    “没事儿,他不是那么计较的人。”
    余泽厚抿了抿唇,“他现在天天忙着找药材呢,也没空跟咱们一起去京市。”
    “笙笙,最关键的是,我觉得你的事情,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了,人多嘴杂,人心更是难测。”
    “为了以防万一,不要再让其他人知道了,保护好你自己才最重要!”
    余笙重重的点头,“嗯,我知道了,爷爷。”
    “我很庆幸在这里能有爷爷,能让我有一个可以完全信任和可以依赖的人。”
    “笙笙,不要完全依赖他人,能自强、自主、自足的人,才是真的强大,才会永远不会被人背叛。”余泽厚皱眉。
    “我不是说你不可以依赖我,我的意思是你自己还是要自强,不能放任自己懒惰、不向前。”
    “笙笙,我们余家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余笙的瞳孔猛的一缩,她知道那件事情,还是她十六岁的时候爷爷告诉她的。
    那时的余家很是惹眼,余家人的医术精湛,药材地道,那时得余家医馆,只要开着,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可太打眼的代价也是极为残酷的,余家行医者众多,被人算计和杀害的余家人不在少数。
    也因此,家族中人心惶惶,不少孩子都被父母勒令不再学习医术。
    更有人因此远走海外,立下血誓,再不行医,且子孙后代皆不得学习医术,到死不能向任何人提及《余家医典》。
    可尽管老祖宗们再三交代族中后辈,在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动荡中,还是出了差错。
    一个年轻后辈在跟人斗狠中,暴露了余家祖祖辈辈传下来,且在不断完善、改进的《余家医典》。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祖宗们为了不让《余家医典》落在坏人手中,不得不忍痛将《余家医典》给烧成了灰。
    而她学习的《余家医典》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她太爷爷强大的记忆力,和坚持不懈的付出,才重新整理编辑出了属于他们家的《余家医典》。
    “两位的鸡丝汤面好了,一共五毛钱。”
    余泽厚将钱递了过去,“笙笙,快趁热吃,等会儿咱们还得赶车呢。”
    “嗯!”余笙闷声应下。
    她心里不停的回想着,在她家老祖宗所在的这个时候,余家还有没有潜藏的危险。
    一直到坐上了火车,余笙都是心不在焉的,甚至有时候余泽厚跟她说话,她都没反应。
    余泽厚泽没多想,只以为她是因为晚上赶车累的,所以就没有再开口。
    只提着劲儿注意着车厢里的一举一动,生怕在火车上出了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