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使团抵达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
作者:萧蓝衣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最新章节     
    在暹罗。
    边永居住在暹罗,已有两年了。
    以前,大明和暹罗并不接壤,暹罗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奉大明为宗主国,其实是扯着大明虎皮为自己谋利益。
    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和暹罗接壤。
    而且,大明名声不好,明人擅屠,令暹罗上下畏之如虎。
    明皇更是霸道,强令暹罗派人为其耕种,又派人来暹罗勒索粮食,如今又欲索要奴隶。
    暹罗朝堂上下,皆对明人十分气愤,皆扬言要和大明打一仗。
    而高宗本打崩城防军的余威,已经散去。
    暹罗人记吃不记打,又觉得自己行了。
    闲暇时间,边永写了一本《交趾雨季居行指南》,在暹罗没法刊印,他就派人将手稿送到交趾,请夏埙帮他刊印。
    他和夏埙曾经在军机处共事过,彼此熟稔。
    而夏埙正在行军打仗,读完这本书后,帮边永誊写了序文,并校对一番,才送去驩州刊印,并登报宣传。
    初时,边永也受不了如此漫长的雨季。
    他习惯了繁忙,一年无休止的繁忙,忽然有半年时间,被迫待在家里,所有工作被迫停止,就为了躲避雨季。
    而人在经过繁忙的旱季,又进入休闲的雨季,骤忙骤松,会使人变得懈怠、懒惰,这是天性使然。
    边永在书中,详细论述了雨季会给人的性格造成何等影响,应该如何防范等等。
    而他这篇手稿,正在被暹王拉梅萱阅读。
    拉梅萱还改了个汉名,叫刘珪。
    之所以姓刘,因为姓刘的皇帝多,本想叫刘裕的,却遭到边永的驳斥,认为那是皇帝的名讳,不允许冒犯。
    刘裕被奉入帝王庙,可不是你撮尔小国国主能叫的。
    所以拉梅萱就以刘裕自比,把皇帝比成司马德光,他早晚扒了司马德光的皮。
    大明将顺化、广南、广治,以及从老挝割让的土地,合并建立南柯府。
    南柯府知府,如今空悬,但边永得知是御史秦纮来担任知府。
    南柯府西部,陈兵三万,防备柬埔寨、老挝和暹罗。
    南柯府的建造,皆由三国派工匠来建造,当然了,这是拉梅萱刘珪巴不得的事情,他们想破解大明建筑的秘密。
    然而,城池等建造,皆由三国奴隶完成。
    军事防御,则由大明的奴隶完成,并不许三国人观看。
    不过,大明先进的建筑经验,也被他们学到手了,刘珪打算修建汉城,并改都城大城改名为汉城。
    又听说朝鲜的汉城,被大明一把火焚烧后,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叫大城吧。
    暹罗上下,都在改汉名,穿汉衣,进行汉化。
    盖因大明强盛,就如日光般炽热,照得属国睁不开眼睛。
    仅景泰十年到景泰十一年,来到暹罗做生意的商人,高达三万人,双方使团各出使七次,彼此加深熟悉。
    其实是大明加深对暹罗的经济控制。
    在景泰十一年四月,派来一支由翰林院组成的进士使团,有72位进士,带着渊博的知识来到暹罗王都。
    帮助暹罗进行汉化。
    最重要的是,给暹罗带来了的纸!
    没错,暹罗还在用贝叶,纸张皆是从大明进口的。
    暹罗自愿汉化,大皇帝则赐下纸张技术,让明商来暹罗开办造纸厂,让暹罗高层用上洁白的纸张。
    明商还传来墨和笔,教暹罗高层书写汉文。
    摒弃自己的文字,官方文字一概使用汉文。
    刘珪是半主动汉化的。
    他被高宗本强兵压制,被迫使用景泰十一年的年号,放弃自己的年号。
    而大明打通了暹罗的通道,彼此接壤,成为邻国。
    从老挝借地之后,暹罗不是没和明军打过仗,而是明军之强,世所罕见,暹罗军真不是对手。
    所以,刘珪主动汉化,一是谋求大明先进的技术;二是想从大明购买军械。
    他认为明军强在军械,而非军卒素质。
    大皇帝已经赐下两千支火铳,并愿意卖火铳给暹罗。
    收到火铳,拉梅萱立刻改了汉名,就叫刘珪。
    并寻机购买大量火铳,他派遣使团去交涉。
    “天使,孤的使臣回国,言称皇帝陛下并未在京师,而巡幸南京了,朝中做主的是内阁。”
    刘珪带着几分疑惑:“皇帝陛下,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他说着蹩脚的汉语,偶尔还夹杂几句暹罗语。
    边永如今非常精通暹罗语言,甚至还精通几门方言。
    他不止和暹罗官方交流,还和一些部落进行贸易。
    对暹罗的了解,他可能比暹罗王深刻。
    “王上有所不知,我天朝法度,丞相之权归于内阁,而阁臣地位不高,属于陛下的秘书,乃陛下钦命;”
    “而文武分治,彼此制衡,阁臣虽行相权,却无丞相实权;”
    “而且,我天朝尚有五法司,都察院、监察司监督百官,谁敢窃取皇权,当被弹劾,即便皇帝远在南京,照样掌握天下局势。”
    边永详细剖析,大明的权力构建。
    皇帝已经下旨,推动三国汉化,并派来七十二个翰林院进士,还有一些民间学者,被征召派来暹罗,帮助暹罗汉化。
    刘珪缓缓点头:“就是说,皇帝陛下永远不会君权旁落?”
    “没有丞相,自然就没有权臣,而文居武之上,谨防武将割据,形成藩镇。”
    “军中又实行卫所制,兵不识将,只认皇命,不认其他,是以陛下永掌君权,天下权力尽归于宫中。”
    “而且,陛下甚是勤政,陛下日日早朝,即便生病也不曾辍朝一日,每日批阅上万道奏疏,勤政不亚于太祖皇帝,甚至天下臣子都担心陛下的身体。”
    说到这里,边永十分骄傲:“陛下又行仁道,爱百姓如亲子,不嗜奢华,不嗜美色,对天下宽仁,深知民间疾苦。”
    “据我所知,陛下即便在南京,也日日看奏疏,在路上得知百姓疾苦,夜夜睡不好觉。”
    “如此宽仁勤政的皇帝,自然得到天下人的爱戴。”
    刘珪一听大明皇帝勤政,就脑仁疼。
    他也算是明君了,但每日批阅一个时辰的奏疏,就累得叫苦连天,大明皇帝最少批阅四个时辰奏疏,这是什么精力啊?难道他没有妃子吗?
    “陛下宫中雨露均沾,妃嫔皆有子嗣,如今已有十余位龙子了。”
    边永以皇帝为荣:“像我这样的人,在大明多如牛毛,但陛下却肯相信我,任命我出使安南、暹罗等地,方才展示我的才华,陛下具有识人之明,用人之量。”
    刘珪脑仁疼,大皇帝什么时候死呢?我想当刘裕啊。
    “陛下正值盛年,陛下弱冠继位,如今才而立年华,又极为自律,不嗜酒瑟,这是帝王长寿之象啊。”
    沃日!
    刘珪掩面叹息,他今年四十多了,能活过三十岁的人吗?
    哪有君王不好色?
    我恨不得天天不起床。
    “天使,您认为我大城能形成天朝权力构架吗?”刘珪满脸希冀,他也想当一个有绝对皇权的帝王。
    能换一个问题吗?
    边永犯难啊。
    “天使为何这副表情?我大城也是中枢集权,天下权力尽出宫中,如何不行?”刘珪不乐意了。
    大成王朝,开始是松散的联盟建立的国家。
    后来是一点点收权,形成集权国家。
    而收权,只是表面现象,靠政治手段怀柔收权得到的大一统,就等于股份制公司,暹罗王只是董事长而已。
    而大明属于独资创业公司,太祖皇帝筚路蓝缕创造出来的,占有极强的先天优势。
    暹罗,一旦动摇旧贵族的实权,就会爆发内乱,有点像是门阀世家制,但他们的旧贵族是春秋战国的旧贵族,处于半奴隶制,比门阀还不如。
    大明地方掌权的士绅,是没有能力反抗中枢的,所以皇帝掌绝对权柄。
    暹罗王刘珪也不是有绝对能力的皇帝,根本不可能荡清暹罗境内全部旧贵族,建立一个新的大成王朝。
    “王上,其实效仿大明建立统治,能让您的王权,悠长绵久。”
    滚!
    刘珪没动力了。
    效仿大明构建权力体制,不能让我像大明皇帝那样拥有绝对权力,那我折腾什么?
    我不折腾,难道就不能国祚绵延了?
    还是一样嘛!
    边永悻悻而归。
    进士团,以祁顺为首。
    正在暹罗朝堂上长袖善舞,极力推行汉化,方方面面效仿大明构建权力体系。
    两天后,祁顺找到边永,问他跟暹王说什么了?
    “边大使,您也太实在了?”
    祁顺十分无语:“暹罗乱起来,对咱们才有利呀,咱们是明人,汉化暹罗,就是为了以后统治暹罗而已!”
    边永不吭声,他以大明为荣耀,不希望荣耀因为阴暗而出现污点。
    “罢了,此事你不必再参与了,等雨季过去,就请使团继续西行,出使阿瓦吧。”
    阿瓦和勃固,是缅甸的两个国家,阿瓦在上,被称为上缅甸,勃固在下,是下缅甸。
    勃固在大明翻译成白古。
    两个王朝,因为长达四十年的战争,使得两国耗尽元气,如今正处于喘息的时候。
    是大明的宣慰司,和大明关系自然算是不错的,当然了,只要大明强,和哪国关系都不错。
    “好吧。”
    边永知道,祁顺不会允许他破坏推行暹罗汉化的。
    这是皇帝的命令。
    汉化的暹罗,等占领后,更容易统治。
    “边大使,缅甸两国,并非强国,但根据暹罗史书来看,战争潜力是巨大的,其国国民甚是擅长征战。”
    祁顺嘱咐道:“到了阿瓦、勃固,要以交好为主。”
    “我知道的。”
    要等雨季过去,皇帝还会派人送来大批赏赐物,然后使团就要西行了。
    这段时间,边永就不能入宫面见暹罗王了。
    而另一支使团,从北京出发,穿行中南诸国,于景泰十一年八月,抵达身毒。
    这支使团,是皇帝钦命的,大使是陈嘉猷。
    陈嘉猷是景泰二年进士,会试第一名!
    景泰二年,可是赫赫有名的科举大年,涌现出无数人才,比如现在皇帝重用的王越、余子俊、柯潜、牟奉、林鹗、和维、杨守陈、章格、夏埙、高明、秦纮等等,全是景泰二年进士。
    出使身毒,是陈嘉猷自告奋勇,皇帝初时并不同意,因为陈嘉猷在军机处担任行走,甚有才华,皇帝甚爱之。
    但是,陈嘉猷竭力说服皇帝,认为出使身毒,当派进士,又是陛下近臣,才能在身毒纵横捭阖。
    景泰九年年末,定下来出使身毒。
    于景泰十年三月使团离开北京,足足走了一年零五个月,到访中南所有国家,最终抵达身毒。
    如今控制北身毒的是一个全新的政权。
    陈嘉猷翻译为罗第王朝,于景泰二年建立。
    这样一个年轻的政权,在陈嘉猷眼里,竟显得垂垂老矣。
    第一任国王巴赫鲁尔·罗第,是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夺取了首都德里,就建立了新王朝。
    说起来跟开玩笑一样,就如隋末乱世,王世充打下洛阳,就称帝了?天下就威服了?
    然而,这在身毒,并不奇怪。
    占了首都,就可以建国了,剩下的就是传檄而定。
    陈嘉猷听着身毒国王洋洋得意的解释,竟觉得十分玩笑。
    而看完地图才知道,罗第王朝的统治范围,仅限于北方,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
    大明对身毒,已经十分十分陌生了,还是看元朝史书来了解的。
    在短暂交流后,他才知道,翻译有错误,身毒,翻译错误,更准确的翻译为印度。
    然而,印度上下,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国名为印度。
    这就有意思了。
    这是国家,还是部落啊?
    陈嘉猷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印度竟不知道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历史,竟然从他这个明人口中知道的。
    陈嘉猷给罗第王朝君臣讲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讲的竟然是印度历史,何其可笑。
    罗第恍然,原来我们是这样来的呀。
    然后,就没了。
    也没记载下来。
    宫中没有史官,对自己的历史竟仿佛在听故事一样,听完就忘记了。
    而且,印度也没有纸张!
    文字是记在贝叶之上的,和缅甸、老挝、柬埔寨是一样的,都是以贝叶为书。
    历史有错误,陈嘉猷清晰的记着,唐史中记载,唐人将造纸术传入印度,那么印度怎么没有纸呢?
    “我们的纸张很宝贵,要留着记载经文的。”罗第是这样解释的。
    陈嘉猷目瞪口呆,纸张不用来记载文化,竟然记载经文?
    难道印度人不读书吗?
    当然读书了。
    但印度人更偏向于数学和经商,这让陈嘉猷嗤之以鼻,尤其是商贾,若高层注重商贾,那岂不遍地铜臭?
    陈嘉猷预计要在印度居住两到三年的时间,并打通印度通往大明的商道,才能返回大明。
    他的使团,共有782个人,卫兵五千,其中有骑兵、步兵、火枪兵、水师等等。
    使团以举人为主,皆是语言精通之辈,善于外语,到了印度,就得学习当地的语言,然后将一切都记录下来。
    路途遥远,有三人病死路上。
    陈嘉猷要带回去印度的书籍、特产,以及佛教的一切东西,将佛教彻底带回大明。
    他们带来了,皇帝陛下的赏赐物,几百车重要物品,以及大明的书籍、瓷器、丝绸、茶叶、纸张等贵重物品。
    然而,罗第王只喜欢金银等俗物,对书籍置若罔闻。
    居住一段日子后,陈嘉猷请求罗第王允许明使观看印度书籍。
    这一套流程把罗第整不会了,那破书愿意看就看呗,还用允许?咋的,大明的书还不让人看啊?
    真别说,大明的书没人讲,你一辈子也看不懂。
    陈嘉猷得到很多前朝的典籍,似乎很多都是孤本,罗第王竟直接送给使团了。
    在路上,使团就学会了印度语。
    得到书籍后,这些人就开始研读印度书籍,并开始翻译。
    奈何纸张不够,陈嘉猷等人去购买,发现没有地方卖纸,好不容易找到卖纸的地方,价格高得让人咋舌。
    陈嘉猷决定,也用贝叶翻译。
    为什么印度语,像鬼画符?
    因为是在贝叶上书写,写不出正经的字来。
    而大明的汉字为何是书法,因为是在纸上书写的!
    在贝叶上写书法,别开玩笑了。
    “诸君,只能靠记忆了。”
    陈嘉猷开始背,使团的人分一分,把所有书籍背下来。
    这些书,也是要带回大明的,万一书籍在路上被损毁,就得靠记忆默写出来了。
    罗第在宫中吃喝玩乐,闻听明使竟关起门读书,他笑明人愚蠢,那些书籍有什么可看的?
    使团都是文科生。
    古印度的书籍,以数学、医术、天文最为精湛,文学远远不如大明。
    让文科生背数学公式,实在难为他们了。
    倒是印度的中医,让陈嘉猷等人发现了新世界。
    印度中医和大明中医异曲同工,都是以治病先治人为核心,开创的医药体系。
    印度还多了一门,外科,手术的雏形!
    陈嘉猷的使团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捧着这本写在贝叶上的印度医书《妙闻本集》,手不释卷。
    这本书的名字,是陈嘉猷给起的,书上没名字,陈嘉猷通读之后,猜测应该这是本名,仅限于猜测。
    众所周知,皇帝重视医道,而开辟交趾,以医道为先。
    而使团中,有二十几人精通医术,还配备了14个太医。
    “套针输液?那不会伤害血肉吗?”
    一个太医疾呼:“还有用烙铁烙痔疮,做眼睛手术,天呐,这上面还详细写了如何练刀工!”
    “这不是华佗的青囊书吗?”有太医惊呼。
    上面有详细的用尸体练刀术的方法,甚至还有用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的办法。
    治疗疾病的办法,让人大跌眼镜。
    “妖书,这是本妖书啊!”
    有人疯了,他们学了一辈子医,没见过用刀把人劈开,进行手术的,那不是害命吗?
    这本《妙闻本集》,还有治疗瘰疬(肺痨)、天花出疹、麻风病病变、狂犬咬伤等等的方剂。
    “这是本宝书!”周正方疾呼。
    周正方是景泰九年恩科进士,他擅长医术,所以被鸿胪寺挑中。
    “陈大使,这印度医术,似乎比大明更加发达,而这医书,绝对不止这么一本,肯定还有更多医书!”
    周正方激动地站起来:“咱们一定要把这些医书,带回大明去。”
    “这上面的手术,我、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新的一扇门。”
    “若如此治病有效,那我们就要创出新医道了。”
    周正方激动的来回走。
    陈嘉猷虽对医术不甚精研,但也是知道一二的:“青囊书的失传,是我国医术的大憾事,如今青囊书再现人间,是一定要带回去的。”
    “印度不重视书籍,我大明却嗜书如命,我们既然在这里,就要大批量收集书籍。”
    “必要的时候,可派人先回去,请大军护送吾等回国。”
    诸人点点头,以陛下对书籍的喜爱程度,一定会同意的。
    周正方看向太医:“诸位太医,必要的时候,要请诸位和印度医者辩经,请莫要敝扫自珍,即便败了,也没有什么羞耻的,当学人长处,毕竟此地更尚宗教,而我明人更务实,当学真本事。”
    “下官等知之。”太医躬身行礼。
    他们出京时,皇帝就诏见了他们,一方面是照顾好使团,另一方面则是寻找抵抗交趾疾病的方剂。
    使团齐心协力,很快就将所有书籍翻译过来了。
    陈嘉猷又入宫,请求罗第王多赐书籍。
    亏得大明皇帝出手阔绰,否则罗第王就把这群书呆子赶走了,出使异国,还在家里看书,脑袋有坑吧?
    他将原宫中所有典藏,都赐给明人了。
    陈嘉猷发现很多部医书。
    这些医书是用贝叶写的,上面没有着作者的名字,甚至书的名字都没有。
    是王宫里清扫的臣子在垃圾里发现的,一块钱卖给陈嘉猷的。
    竟然都是医书。
    要不是陈嘉猷买来,他们都扔了。
    《遮罗迦本集》、《八支心要集》、《八部功总集》、《迦叶波本集》等等。
    这些名字,都是陈嘉猷填上去的。
    他根据书里的内容,众人商议后起的名字。
    这些珍贵的书籍,竟然被当成垃圾,这让陈嘉猷对印度的鄙夷,又增加了一层。
    使团人手足够多,很快就把所有医书都翻译过来。
    这些书籍,和黄帝内经有几分像,可以合编成一着作。
    但现在没人有这个胆子,敢重编黄帝内经,得带回大明,经过诸方合议,再行定策。
    倒是太医院的太医回来,带回来一个很不幸的消息。
    王都德里的医者水平,十分低下,远不如大明太医,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何为外科,中医水平十分低劣。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啊,自己国家的瑰宝,竟无人学会。”陈嘉猷很无语。
    明人嗜书如命,这里弃如敝履。
    他们先人的伟大着作,竟然被当成垃圾,而民间医者竟不知这些珍贵的着作。
    “咱们能不能将印度的全部书籍,带回大明?”
    副使张元祯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反正他们不重视书籍,只看重钱财,咱们可先搜罗宫中书籍,再去民间购买古书。”
    “不管什么书,只要是书咱们就收。”
    “陛下有多是钱,咱们多花点买书,陛下肯定不心疼。”
    这话引起一片大笑。
    皇帝珍爱书籍,让士大夫非常满意,尤其皇帝公开皇家藏书,此事在民间极具声望,甚至有传言说是千古第一爱书的皇帝。
    “可怎么运回去呀?”陈嘉猷苦笑。
    是啊,收集容易,运回去难。
    “不急,陛下终究会荡清云南,若从云南出国,穿过上缅,就能抵达孟加拉部落了,穿过孟加拉,就能走船到咱们这边了。”
    张元祯道:“或者翻越雪山,从乌斯贜回国。”
    陈嘉猷幽幽道:“最好是走水道,走海路最快。”
    “若遇到风浪,翻船了呢?这些书籍可就没了呀!”周正方反对。
    “不如,咱们也用贝叶写字?”张元祯道。
    “用贝叶?那岂不退化了?”有使臣觉得这是蛮夷的做法,不屑为之。
    “不!”
    “贝叶上的文字,不怕水,不易腐烂。”
    “这地方如此炙热,咱们用纸书写之后,很容易掉字、花字。”
    “很有可能因保管不善,一腔心血付诸东流。”
    “此地遍地都是贝叶,咱们可多多抄录几份,然后运送回国,哪怕一份损坏了,其他的还能对照。”
    张元祯道:“其实咱们也可以不用书写,雇佣本地人来书写,咱们支付钱财便是。”
    “但不能让一个人写,把书拆开,多多召集一群人誊写,打散了誊写,不许他们学会。”
    “写完之后,咱们把所有书籍搜集起来,兵分数路运送回国。”
    “哪怕是一路因为意外而损失,也不会导致整本书彻底失传。”
    “诸君,意下如何?”
    这个办法好!
    印度人历史虽不如华夏长,但也不短的,是灿烂的古文明,书籍必然是极多的。
    收集起来,光凭上千人肯定不够。
    花钱雇人来写,这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咱们把商路走通了,就会有大明商贾过来。”
    “收集书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一点点收,等商贾都来了,更方便咱们行事。”
    “当然了,也可鼓励印度商贾,把书籍卖到大明去,比咱们买更方便。”
    陈嘉猷对着张元祯深深行礼:“这些珍贵书籍送回大明,张公乃首功。”
    “不敢称张公。”
    “您将这些书籍运送回国,已经足以称一声张公了。”陈嘉猷认真道。
    说干就干。
    使团不惧酷热,天天研读印度的书籍。
    印度在医术、数学、占星术、宗教上都有着独到的天赋。
    钦天监正在测算历法。
    陈嘉猷打算邀请印度天文大师,去大明任官。
    可是,罗第王很不好意思的表示,他的王国里没有精通天文的大师。
    他又提出要观看前人制作的天文仪器。
    “什么仪器?”罗第王都不知道,观测天文是需要仪器的。
    古印度不重视制作仪器,只提出理论,而后人更是连理论都忘了,对天文都不懂。
    陈嘉猷才知道,如今的印度,已经严重退化了,远非昔日那个灿烂的文明可以媲美的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这些书籍运回大明去,大明取精去粗,回炉重造。
    仅用时一个月,大明使团就将罗第王朝的皇家藏书,全部翻译完了。
    一千人,就算十二个时辰不睡觉的翻译,一个月就翻译完毕,足见书籍之少,这还是皇家藏书呢。
    再看看大明,皇帝公开皇家藏书,天下人誊抄三年多了,还没有抄录完毕,可见汉人书籍之浩如烟海。
    “大使,我认为书籍会藏在遗迹之中,我们可以花钱去收购。”
    张元祯酷爱书籍,他是大明使团里,唯一一个将全部书籍看完的人。
    陈嘉猷派人在王都里支摊收书。
    大明使团闲来无事,竟然在给印度编年史,印度自己人不修史,大明帮他来修。
    同时,陈嘉猷派人返回大明,请求大明增派人手来印度。
    周正方带着全部医书的复刻本,率领一千人,按照原路返回,他从印度首都德里出发,历时一个月,抵达上缅阿瓦。
    这时才得知,大明全吞安南、占城领土,已经从海路打通了和下缅勃固的通道。
    周正方乘船南下,又耗时近半个多月,在勃固王朝南端,找到大明船支,乘船回到交趾。
    回程仅用了不到三个月。
    主要因为去的时候赏赐物太多了,严重耽搁行程,又不是只去印度,而是诸国都要到的,所以耗时一年零五个月。
    回来轻车简行,用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因为不知道大明全据交趾。
    否则走海路的话,二十天就可以了。
    交趾,广南省以南广大地区,划分为平阳、青阳两个府,夏埙则主要负责这两个府的移民、安置、构建防御等事。
    王伟的交趾水师,就设在金瓯湾上。
    周正方就是在金瓯湾上下船,又乘船去平阳,平阳在胡志明市的北面不远。
    此地是平阳、青阳二府治所。
    “印度人不爱书籍?”
    夏埙也吃了一惊:“当年贵霜王朝、孔雀王朝何其强盛,竟已经衰落至斯了。”
    “启禀布政使,这罗第王有突厥血统,声称自己是蒙古人,和大明是沾亲的。”
    周正方说到这里,都忍俊不禁。
    印度不知道,大明和蒙古是什么关系,还套近乎呢。
    “哈哈哈!”
    夏埙是交趾布政使,病已经大好。
    “下官带回来很多书籍,但因为印度纸张匮乏,只能暂时写在贝叶上。”
    不止印度用贝叶书写,整个中南都用贝叶书写。
    像占城、安南,很多文献,都是用贝叶书写的,如今这些民间残存的文献,已经被送去京中了,由翰林院整理出来后,会通行天下的。
    周正方想让夏埙看。
    夏埙摆摆手:“等翻译过来再看,照伱这么说,这印度的文化,也如我大明这般灿烂?”
    “大人,准确地讲是古印度更加灿烂,如今的印度,已经是文化荒漠了。”
    周正方讲了一遍在印度的事情,道:“您可曾见过,我大明将孤本赐给外臣?”
    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宫中的孤本,都是要誊抄几本,然后存放数地的,所以华夏的传承从未断过。
    夏埙却想的比周正方更复杂。
    大明已经和下缅勃固王朝,建立海路联系了,越过暹罗,和勃固王朝联系。
    是不是可以继续往西,走海路和印度建立联系呢?
    “怕是不行,我们所在的王国,是北面的王国,南面仍然在战争,彼此之间也非一国。”
    “那无妨,只要有政权,就不会拒绝我大明的货物。”夏埙是有信心的。
    王伟掌交趾水师,主要就是为了探索西边的贸易。
    航道是从暹罗手中拿到的。
    “照你这么说,印度已经人心不古,只专注银钱,不在乎文化。”
    夏埙却问:“印度人如何?”
    “甚是慵懒,其人不知文化为何物,一个个以信仰为主,对经书研读颇深,是以人皆豁达乐观,但其民甚弱,其国甚弱。”
    周正方有些怀疑道:“吾看那统治阶层,似乎和民间百姓,长得不一样。”
    “我们的人正在为印度做编年史,应该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因为大明使团都在研读书籍,对印度的整体还不太了解。
    “长得不一样?这是何意呀?”
    夏埙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周正方:“你我一样吗?”
    “虽细致面观不同,但你我皆是一样的呀,同根共源。”
    周正方道:“可我走在德里大街上,发现其民黝黑无比,而罗第王皮肤白皙,酷似吾等的肤色。”
    “鸠占鹊巢!”
    夏埙猛地意识到:“这印度的统治者,是异族!”
    “这异族差距也太大了吧!”
    周正方苦笑:“就说我华夏,也被鲜卑、匈奴、羌、蒙古等异族统治过,可他们和咱们的长相是一样的呀,只是文化不同,地区不同而已。”
    “我在印度看到的人,都不一样。”
    给夏埙也整蒙了,这都什么诡异的事啊。
    “那印度人可有反抗?”夏埙问。
    周正方摇头:“他们对信仰看得极重,对被谁奴役,似乎不太重视。”
    “哈哈哈!”
    夏埙竟笑了起来:“天生奴族,大明这回能买到奴隶了!”
    “啊?”周正方都懵了,哪跟哪啊。
    “周正方,本官问你,你被奴役成奴隶,你是何想法?”夏埙问。
    “势力不足时忍耐,势力充足时反抗,我汉人不为奴,这是铁律。”周正方慷慨道。
    “可印度人呢?”
    周正方恍然:“印度人不反抗啊!明明统治他们的是少数人,他们却不反抗,而且他们重信仰而轻当世,这不就是天生奴隶嘛!”
    “可是!”
    “大人,印度人甚是慵懒,其人不愿劳作,终日在教派里。”
    “而且,他们的信仰很重要,给大明当奴隶,这些信仰自然也传入大明了。”
    “陛下对信仰之事,十分戒备,中枢看似不打压,其实是不太允许传播的。”
    “若是……”
    周正方担心印度的信仰泛滥,影响大明。
    夏埙摆摆手:“这些都是小节,咱们现在急需奴隶,有奴隶比什么都重要。”
    正说着呢,奴隶不分由说地将贝叶书搬进府衙里。
    夏埙皱眉:“这些奴隶,用着甚是不好用,稍微不盯着,就坏你的好事。”
    “本官何时让你们动这些东西了?”
    “拖出去,鞭笞十下!”
    “喏!”有卫士应诺。
    夏埙说:“这些安南人,对大明甚是仇视,本官当这布政使没多久,却遭遇了三次刺杀。”
    “等有了新奴隶,这些人统统打发去挖矿、修路。”
    “这些该死的!若损坏了这些书籍,把尔等杀绝都不足为惩!”
    夏埙十分生气:“没有本官的命令,谁再放人进来,统统杖杀!”
    “末将等有罪!”
    门外的卫兵也冤枉,这些是您的贴身奴隶,他们要干什么,我们怎么管呀?
    其实,交趾汉人被杀率飙升,主要这些安南奴隶并不服管束,突然从人变成奴隶,心中难免有怨恨。
    而从江南移过来的士绅,也不太防备奴隶,才出现这等事。
    “这些书……”
    夏埙看到贝叶书,眸中闪过一丝狠辣:“周正方,你说这些书翻译过来,变成明书,是不是该焚毁掉?”
    “什么?”周正方没明白。
    夏埙却阴恻恻地笑道:“印度不重视文化,咱们就把印度的书籍,全都搬到大明来,变成大明的文化!”
    “然后将印度原文一把火烧掉,让印度文明,消失在世界上!”
    “只要书籍是汉文,那就是我大明文化!”
    “天下只有我大明,才是唯一拥有渊源文明的国度!”
    “唯一!”
    “其他国,不配!”
    周正方看着状若癫狂的夏埙,不寒而栗。
    “周正方,你说同时期,我汉文明更灿烂?还是他印度文明更灿烂?”
    虽不好比较,但印度文明确实很灿烂。
    “那就该毁掉!”
    夏埙是个偏执狂,就如他在占城国,将占城王引诱出来杀掉一样,他为了杀掉占城王,还屠杀了整个占城国。
    为此,明军损失十几万人。
    他不觉得有罪,反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彻底统治这片疆土。
    (本章完)